尖石國小教導主任 陳愛玲說:「我們想要做一些民宿,我們想要種一些樹,我們想要種一些高經濟的東西,這個土地到底適不適用,其實這個方面我不是很了解。」
土地利用的方式從生活中體現,更要從中培養對土地使用的敏銳度,族人想要種作物就要來看到當前原住民族面臨的土地課題,包含建地、耕地、公設和交通用地不足,欠缺系統規劃,可是大部分的土地都編作林業用地高達65%,佔全國土地的三分之二,而原住民保留地中的農牧用地,依法能提供農業使用的面積,只有7萬4226公頃,再加上從事農林漁牧業的原住民人口超過60%,學者表示,多數人須打零工才得以維持家計。
政治大學地政學系兼任教授 顏愛靜說:「所謂的林業用地,你一去做農耕使用的話就是超限利用了,萬一面對災害風險的時候,政府常會講說你那個叫違規使用,所以抱歉我不可以給你一些(災損)補貼。」
由此得知,土地開發碰上環境保育產生衝突,要如何相互折衝?來看到目前原鄉山區多處可見露營區,但大多都不合法,違規式的開發站在水土保持角度,當然不妥但也不是全然反對,學者建議從地目變更下手,在法規下編定使用方式,讓露營場取得合法化門票。
政治大學地政學系兼任教授 顏愛靜認為:「尤其是在開挖的過程當中,他把整個植被都剷掉了,甚至於把山不僅弄得光禿禿還把它挖平等等,如果你真的有露營的需要,那麼將來就應該要編作所謂的遊憩用地,也就是說它可以走向合法化。」
以上種種討論都是在新竹部落大學中的課程安排之一,要讓族人更了解現行法規中的土地利用。然而,介於社會公平和環境保護的發展衝突,透過限制經濟發展來改善居住生活水準,還有在流域治理上,為了要對上游治水,因此限制土地使用,讓下游供水或從事經濟活動,但卻忽略上游原住民的權益等,學者認為在土地空間的規劃下,務必落實原基法和部落充分溝通,包括在策略、使用管制方式,要研擬適當的策略引導,平衡經濟、生態和社會利益,強化土地韌性達到永續生計。
整理:施容亘/責任編輯:黃昱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