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經揚名國際的花蓮縣阿美文化村Vakway石像返回南昌村的Natawran(那荳蘭部落),由於座落位置就在吉安火車站前,而高大聳立身穿族服的外型特別吸睛。
阿美文化村民國44年在Natawran(那荳蘭部落)成立,是台灣首座以阿美族群元素而成立的觀光場域,巔峰時期一場次演出就有6百多位遊客觀看,無奈民國77年一場大火把文化村付之一炬,最後只好遷到南濱砂石場附近,109年因為疫情而吹熄燈號。所幸在各方協力之下,僅存的Vakway石像得以重回Natawran(那荳蘭部落),肩負起在地文化的重要對外意象。
阿美文化村董事長 Akoy (林國貴)興奮表示:「我很高興可以讓各界的人,透過了解Vakway的背景故事認識部落人文、認識阿美族的內涵。」
阿美文化村第一代舞者 Amen Tipos (許月圓)也樂觀看待:「還能怎麼辦,發生這麼大的疫情只好關閉阿美文化村,很感激可以解決我們的難處,我很開心他可以移到這裡,這個放置點也很適合讓經過此地的人們可以一睹Vakway的風采。」
本次安座計畫經過董事長同意無償捐贈後,共耗時4年時間協調才在今年拍板定案。而石像特別朝向東方與祖靈所在地相望,象徵持續鎮守部落族人。
吉安鄉民代表余震華說道:「因為經費的問題,畢竟阿美文化村是個民營的單位,所以公部門的介入其實要很繁瑣的流程要走,但是很高興董事長支持一切都過關。我的記憶他就在部落,我的記憶他就是養活很多家庭的一個企業,那他是屬於原住民的地標嗎?我不知道,但是我覺得他一定是值得我們回憶的地方。」
吉安鄉長 游淑貞給予肯定:「他是一個歷史的傳承,更是篳路藍縷,很重要的歷史文化。」
公所提到,Vakway回娘家對於吉安鄉具有重大意義,也是具代表性的新地標。未來將持續蒐集相關文史資料,規劃阿美文化村歷史特展。
責任編輯:黃昱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