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et-weather-slider]

蘭嶼魚類飲食文化繁瑣 呈現永續經營維持海洋生態平衡

大綱

蘭嶼族人依循傳統社會習俗規範,以海洋為中心的族人,也發展出魚類飲食文化,雖然魚類飲食規範繁瑣,但是祖先的智慧就是永續經營維持海洋生態平衡最佳證明。

蘭嶼傳統社會中為建構社會習俗規範,透過魚種細分為老人、女人及男人的食用魚,而在飛魚季節中,白天及晚上的捕獵的魚類,煮法上也有明顯的區別。

朗島部落耆老郭基任︰「將魚肉用蘆葦葉綑綁,除了不讓魚肉分散,可做這個魚類是在夜間捕獵的。」

飛魚季節依照傳統時序進行,因此在社會習俗規範中,在飛魚季節捕獵的魚類,也會有不同煮食方式,例如在pikaokaod的時節中,第一次捕獵的大型魚類,就要在當日食用完畢。

朗島部落邱金和:「過去族人沒有冰箱,夜間捕撈的魚類在白天會邀請親朋好友分享佳餚,而吃不完的魚就要全部丟掉。」

蘭嶼獨特的海洋文化,族人與海洋及漁業有密切的關係,飲食文化中也發展出魚類食用規範,耆老說,雖然飲食規範繁瑣,但是祖先的智慧就是永續經營維持海洋生態平衡最佳證明。

責任編輯:德蘭亞朗

相關文章

阿美族

【阿美族語】O pacedi to faloco' no mato'asay tadakalimelaan kamo|「家有老如有寶」 部落耆老即生活文化導師

文化介紹
小辭典
  1. Ira ko mato'asay i loma' i ta:dakalimelaan
    家有一老 如有一寶
  2. Ta:dakalimelaan ira ko mato'asay i loma'
    家裡有長輩 值得珍惜的

歷史上的今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