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et-weather-slider]

家庭營造自然環境傳承族語 劉立雲一家獲獎肯定

大綱

語言是文化傳承不可或缺的元素之一,但要怎麼自然地學習語言呢?獲選今年原住民族語言家庭獎的劉立雲一家,從孩子出生開始,就營造自然的族語環境,讓他們主動說族語,認識文化。

家庭,是孩子接受教育的第一個場所,也是人生的第一個課堂,而其中扮演老師的人,多數是父母親。但要教什麼,怎麼教,就是一大學問。面對這個問題,劉立雲夫婦會很有默契地跟你說「文化和語言」。

從小就在泰雅式教育下成長的夫妻倆,對於文化語言的傳承十分看重,因此教育孩子,也從這裡開始。透過日常對話和或簡單的歌謠,讓他們自然地接觸語言文化。而孩子們也在這樣的教育薰陶下,漸漸培養起對自我的身分認同。

原住民族語言家庭獎得主 Besu Iban (劉立雲):「睡前的時候邊玩,邊跟孩子玩的時候,還沒睡覺就跟他們練習。數字阿,我們用手提出來,這是什麼。一,跟爸爸媽媽講,一、二、三,一直到十,在這個每晚都會重複地給他,這樣子教。」

彈著吉他,跟著爸爸媽媽一起唱泰雅族語詩歌。她是劉立雲的女兒,劉以愛,還在讀大學的她,以後的願望是在部落當老師,將父母的教育方式,帶給更多泰雅族小朋友。而她也遺傳到媽媽的一雙巧手,不僅用泰雅族傳統織布工法,為爸爸織上一件背心,也做了一套族服送給自己當成年禮物。

劉立雲女兒 Qasun Besu (劉以愛):「就那時候我也20歲,然後就想說法定年齡已經是成年,但是我想說我自己是泰雅族,可是泰雅族的成年是女生要會織布,但是很像在就是在這個身分裡面,很像沒有成年的感覺,然後就想說那我就自己去學學看,然後就是去年的時候有完成自己全身一套的族服。」

劉立雲妻子 Wagi Tensi (林佳琪):「覺得她很認真,就是一直想要找回自己這個身分,就覺得很欣慰,從小沒有白教育。」

談到語言傳承,劉立雲非常有使命感,作為族語老師的他,希望透過文化教育的力量,將寶貴的族語,一代一代傳下去。

原住民族語言家庭獎得主 Besu Iban (劉立雲):「語言就是代表你族群的身分證,如果你不會這個語言,你就表示說你這個族群是已經是滅亡了,不存在了,所以這個語言很重要,它可以我們可以從我們的語言去尋根。」

劉立雲相信多元的語言文化,可以豐富台灣的生命力,而他守住文化的第一步,就從自己的家庭開始。而傳承工作,沒有停下的一天,因此他也會繼續帶著使命感,為泰雅文化努力。

責任編輯:德蘭亞朗

相關文章

魯凱族

【魯凱族語】ta‘avalra ‘i tatolohae ni|萬山部落勇士祭的由來

文化介紹
傳統祖靈祭是一系列為期四個月的祭典,現今配合族人工作求學濃縮為一天,並特別將「勇士祭(Ta‘avala)」凸顯辦理。
小辭典
  1. ta‘avalra
    勇士成年禮
  2. molapangolai
    祖靈祭
  3. asavasavahe
    男性青年
  4. atamatama
    父字輩的稱呼

歷史上的今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