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費者文教基金會12號召開記者會指出,2020、2021兩年雖然受到疫情影響,但從主計總處公布2020年消費者物價指數,跟躉售物價指數來看,年增率大部分都是下跌的,到2021 年才轉上漲,疫情恐怕不是這波漲價的主要原因。
消基會董事長黃怡騰指出,「疫情期間躉售物價有跌的有漲的,所以我們能夠拿疫情來說,我們漲價的理由呢!那疫情期間物價有跌,你為什麼不跌呢?」
黃怡騰還指出,「第二個、行政院在主計總處就在前天(10)有講,他說我們實質購買率是下降的,所以在這種情形之下物價又漲,然後我們的購買力又下降,那這個時候這個情形,顯示出我們這個面對的是一個漲價的趨勢。」
另外,業者表示,疫情發生這兩年,在購買原物料時,價格也是明顯上升,且供貨比較難像之前完整,也會造成上游廠商供貨時間較長。在面對市場大環境不穩定,不管是疫情還是原物料上漲問題,在行銷方式上也有大幅改變。例如先前都是以市集、活動跟一般通路行銷,但現在網路行銷是趨勢,這也是需要額外負擔的成本。
業者馬燕萍說,「在我們提供商品的部分的確會更有壓力,所以會做了一些價錢的微調,那我們相關的人事成本、原料成本,面對大環境的不穩定性,其實我們承受的壓力也滿大的,所以我們當然也希望能夠在一個物價平穩的狀況下,能夠繼續發展產業,不管對於我們來講、對於消費者來講,都有比較有利的條件。」
消基會董事長黃怡騰進一步說明,「漲跌因素雖然是經濟常態,但是我們還是要請主管機關加強查察,來看看有沒有人是藉機哄抬、或者是無理由地漲價、藉機囤積、或者這個市場機制是不是有被扭曲、有沒有人為的操作在裡面,再來是我們是不是有這個聯合壟斷的力量)
究竟這波物價上漲可能原因到底是什麼?還有待相關單位機關落實查證。
責任編輯:嘎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