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et-weather-slider]

流流社舊河道生態漸凋零 盼資源投入促發展

大綱

宜蘭噶瑪蘭族流流社部落,附近有一條舊河道過去是族人捕魚、種田所依靠的重要經濟命脈,但在冬山河截彎取直後,河水被閘門阻斷、失去水的流動性,導致周遭的生態逐漸凋零;如今,只能靠幾位居民幫忙撿垃圾、除雜草,努力守護兒時記憶中的那條河。

在宜蘭冬山河下游有一條被遺忘的舊河道,這裡原本是噶瑪蘭族流流社的重要水路,過去族人就是靠著舊河道進行捕魚以及耕作。

流流社部落長輩 林天成:「什麼魚他(漁夫)就先分開,就是去那邊(利澤簡)賣;這是(舊河道)對我們很重要,而且這條河是很重要的河道。」

然而隨著冬山河截彎取直的工程之後,舊河道因閘門關閉的關係導致水流靜止,不僅影響當地生態、居民也反映偶爾會飄出死魚的臭味;加上舊河道長年未整治以及人口外移等關係,讓當地居民想維護舊河道附近的環境都陷入兩難。

流流社部落文化工作者 黃兵善:「因為居民自己去運作的話,其實他也只能偶爾撿撿垃圾、偶爾種一種樹這樣子,或是偶爾幫忙除草。」

而對舊河道附近的居民來說,這條舊河道當地政府如果願意以觀光型態做發展,除了能帶動當地產業也能有資源維持河道附近的環境,但如今卻只能看著荒廢的舊河道嘆息。

流流社舊河道附近居民 吳先生:「人口外流跟老化,所以說在我們(流流)社裡面一直沒落一直沒落,沒落的原因就是因為賺不到錢,這邊現代的年輕人他不可能再來抓魚過生活、這個河道也沒辦法拿到經費整治。」

宜蘭縣政府表示,針對舊河道復育議題已啟動舊河道景觀規劃案;未來在取得附近私有土地使用同意後,將進一步提報水環境改善計畫、並舉辦地方說明會,盼能凝聚當地居民共識,重現舊河道的生態與文化風貌。

責任編輯:林懷恩

相關文章

魯凱族

【魯凱族語】ta‘avalra ‘i tatolohae ni|萬山部落勇士祭的由來

文化介紹
傳統祖靈祭是一系列為期四個月的祭典,現今配合族人工作求學濃縮為一天,並特別將「勇士祭(Ta‘avala)」凸顯辦理。
小辭典
  1. ta‘avalra
    勇士成年禮
  2. molapangolai
    祖靈祭
  3. asavasavahe
    男性青年
  4. atamatama
    父字輩的稱呼

歷史上的今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