炊煙裊裊升起,為石板屋增添生命力;三地門鄉青葉國小在校園內打造魯凱族傳統家屋,並以石板屋為中心,陸續完成冶鐵屋、織布屋、穀倉、芋頭窯及呼喊臺,重現部落傳統的生活樣貌、是校園內少見的部落家屋型態,提供孩子們沉浸式學習環境。
青葉國小校長 曾昱山:「我們在這10幾年間我們透過我們的民族文化課程轉銜到108年之後,我們民族實驗課程我們逐步建置了有石板屋還有附屬屋,附屬屋就有我們的榖倉還有芋頭窯、還有我們的冶鐵屋、織布屋、還有我們涼亭、庭院以及我們的農場區及瞭望臺等等,讓一個魯凱族家屋的型態能夠完整地呈現在學校。」
青葉國小學童 戴喬妍:「都可以看到(學習)很多魯凱族的傳統文化,然後還有可以學到很多的歌曲。」
青葉國小在文化教師及部落族人的協助下打造出的文化學習場域,不僅是空間的營造、也是文化教學的實踐平臺,配合學校12主題實驗課程,復刻族人在部落的生活、族語、歌謠,讓孩子們在實境空間中快樂學習。
青葉國小學童 陳嫙:「我喜歡這個場域,我們在這邊唱歌演戲、還有在這邊文化闖關、在這邊烤芋頭那些的,學到很多以前kaingu他們做的事情。」
青葉國小校長 曾昱山:「在我們所有的(民族實驗)課程裡面都有很重要的就是透過文化建基,但是我們透過魯凱歌謠的文化底蘊做相互的搭配,讓我們的歌裡面含的內容、內容跟學習都可以在我們的文化學習場域裡面都可以成為主題課程,讓孩子更有系統性地來做學習。」
青葉國小表示,今年將申請經費興建石板步道、魯凱族休息站及石板涼亭等,希望由點到面完整文化學習場域,讓孩子們發現祖先的生活智慧,並從文化中提取知識與價值傳承魯凱文化,成為真正的青葉魯凱族人。
責任編輯:林懷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