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樂部落耆老 曾輝勇:「我真的是很痛苦,去年好像是去年,反正這兩年左右,山老鼠在那邊拉著木頭,我的網子都被他們拉破了,我打電話感恩派出所,他說好我會幫你,他有幫嗎?沒有,對不對。」
蘇樂部落耆老談到盜伐集團帶來威脅,不禁紅了眼眶,由於蘇樂部落長期飽受外來不肖人士盜採漂流木的困擾,不僅威脅到了族人安全,更是影響到了部落下方地基。
蘇樂部落耆老 曾輝光:「他們來不光是偷木頭,他們也是帶挖土機機件,我們底下的河床、土被他動,所以我們這個地基我們會很擔心,我們的房子會不會垮下去。」
復興區蘇樂部落發展協會理事長 蔡青志:「希望讓族人知道說我們的優勢在哪裡,也讓我們知道說,不是那種一味地被殖民的那種身分,在這塊土地能夠繼續生存下去,不是一個以上對下的關係,而是一個對等的關係。」
為了扭轉局面,這次部落主動出擊辦理座談會,並邀集部落代表、政府機關及學術單位,盼與政府機關建立對等且永續的夥伴關係,共同守護山林,而政府機關及學術單位也對此提出具體對策。
林保署新竹分署大溪工作站主任 吳學平:「漂流木的發生主要是在汛期,我們會打撈、辨識、註記清理,由我們林業署負責事務外,我們也希望透過部落的協力來參與,在汛期之後可能有一些重要的訓練,比如說貴重木的辨識,或者是盜伐的科技器材使用。」
台北醫大通識教育中心研究助理 張少安:「我們這邊執行的案子,會比較偏向的是產業的現況調查,我們會透過深度訪談跟問卷分析的方式,去做一個資料的累積,那我們會用法規的釐清,或者是用其他計畫的協助執行的方式,去讓這個部落想法落地。」
林保署指出將啟用科技巡護模式,導入空拍機、紅外線攝影機,減少族人面臨風險,並依規定專案核准部落無償採集漂流木,用於文化與生活,蘇樂部落則提出巡護基地、入口管理、帶狀巡護網等構想,並推動竹林更新、生態旅遊,打造永續經濟,吸引青年回流;透過結合傳統智慧與科技的「協力共管」模式,展現部落主體性,也為台灣山林治理開創新示範。
責任編輯:黃金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