桃園復興區泰雅族人過去受限石門水庫上游取水相關法令的限制,有超過六十年的時間無法在大漢溪上游及石門水庫集水區釣魚;在各方協調之下,終於在今年(114)八月首度試辦釣魚活動。
復興區長 Ziro Isaw(蘇佐璽):「就是過去捕魚、釣魚,我們有釣竿、有魚籠、有漁網、有竹筏,這些都是生活的很重要的文化、很重要的一部分,這些都不見了!」
在歷經一甲子的等待,水利署北水分署今年首度以歲時祭儀為由,試辦一個月的釣魚開放;雖僅開放一個月,但對復興區的族人來說是文化權益的重要突破。
復興區居民 馬鹿.瓦旦:「今年(114)試辦期大家只有一個月的時間,雖然時間很短,但是大家基本上有看到政府有在做進步的動作,我們雖然只有一個月的時間,但是族人也是很開心!」
而試辦單位水利署北水分署也表示,期盼能在尊重原住民文化的同時也能確保石門水庫的水質與生態,並在環境與文化延續之間找到平衡。
經濟部水利署北水分署副署長 郭耀程:「明年如果說他們有提出來他們申請的方案、這個方案的話,看他們訴求的內容,我們就會來評估說我們是不是同意這樣的活動繼續辦。」
隨著石門水庫禁漁令的解禁,也為復興區泰雅族人的文化復振帶來新的契機;然而未來能否從一個月的試辦期逐步邁向制度化的長期開放?還需要政府與部落持續對話,才能在守護水源與文化傳承之間找到長遠的平衡。
責任編輯:林懷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