總統去年八月提名大法官人選遭立法院全數否決後,今年3月再次公布新名單,而立院3日舉行公聽會,針對司法院正、副院長及大法官被提名人,邀請學者與專業代表發表意見;其中,被提名為司法院長、現任高檢署主任檢察官的蔡秋明成為討論焦點之一。
東海大學退休教授 林騰鷂:「居然提名一個只任一、二審檢察署主任檢察官的蔡秋明要來擔任司法院長、要來擔任憲法法庭的主席,顛倒了各級法院、各個法庭,檢察官應受法官指揮節制的司法天理。」
東吳大學法律系教授 胡博硯:「我們怎麼樣去回應一件事情?檢察官不能當院長,只要他符合資格這件事情,因為任何人不管他此前的工作是學者、檢察官或者是法官或律師,去到了司法院之後,他的身分就應該是轉換為大法官。」
公聽會眾多議題交鋒,其中民進黨團推薦的代表律師賴秉詳,也點出當前司法人員過勞問題,呼籲制度改革;而民眾黨團推薦的北大副教授黃銘輝則從性別平衡的角度,肯定本次提名陣容。
律師 賴秉詳:「目前在司法實務上最大問題應該是司法上的過勞,就是司法人員無論是法官、書記官跟法助、檢察官有很嚴重過勞情況。」
台北大學法律系副教授 黃銘輝:「我對於這次提名的名單裡面有這個高達一半是女性,我覺得這個部分必須是要給予高度肯定的。」
根據立法院程序規劃,這次公聽會是同意權審查前的重要意見彙整;後續將進入全院委員會審查,預計在7月25日進行記名表決,結果備受關注。
責任編輯:林懷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