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25號爆出第八屆MATA獎非紀錄片首獎侵權爭議,當事人黃同學立刻向原著高老師表達歉意,兩者達成協議,由黃同學主動向MATA獎主辦單位提出撤回參賽跟受獎資格,而主辦單位教育部也表示,會針對此事件,進行後續處理說明。但網路輿論沸騰,不只是黃同學遭受謾罵,私底下,原著高老師也因被爭議作品掛上「副導演」一職,引發誤會。就在12月30號,原著高老師以及黃同學的指導老師各自發表聲明,表達自己立場。
原著高老師表明,《狡詐的巨人》這齣光影戲雖由高老師編劇、分鏡跟設計場景道具、聲音剪輯,但當中有很多細節是跟學校孩子們及其他有經驗的老師,透過不斷反覆研究表演技法、道具製作、光影呈現、分鏡腳本的繪製和整個劇團努力排練打磨而成的。去年高老師研究所的老師,也就是黃同學的指導老師董老師,在課堂中看到高老師分享跟小孩們共同製作的光影偶戲時,深感共鳴,認為是一件值得持續深化的事情,於是有了做全母語光影偶戲的計畫,作為阿美族語復振的途徑和未來族語推廣教材。
但計畫原本希望可由靜浦國小原班人馬重新演出,但由於學生已畢業,高老師也轉到他校,便討論是否可由董老師大學部學生演出,而高老師則分享劇本文本、分鏡腳本,並重新製作一些道具跟場景範本,供大學部學生作為範例學習光影劇的製作流程。然而爭議事件爆發後,除了黃同學並未得到著作權的授權,另外,高老師被掛上「副導演」一事,也並未獲得姓名權的授權,讓高老師感到震驚、錯愕。高老師也表示,對於當時一起參與的老師與孩子們都是一種傷害。
然而身為黃同學以及高老師,兩位當事者的師長,董老師也發表聲明。「族語配音節目製作計畫」以高老師以及靜浦國小共同努力的作品《狡詐的巨人》用族語重製的過程,絕對不是網路所指控的「踩踏」偏鄉教師與孩子們的記憶,但如何克服授權跟程序的不完備,則是未來推動相關計劃必須正視的問題。
黃同學指導老師董克景表示:「那靜浦國小這邊,他們會覺得這個部分,是一個集體的智慧,那後來黃同學這邊,也跟靜浦國小這邊實際地來做道歉,除了聲明以外,那我也跟靜浦國小這邊聯繫了以後,這個部份我們當初有這個原委,那也得到了靜浦國小的諒解。」
最後,高老師以跟董老師也都在聲明中表示,藉由光影劇的表現方式希望作為原住民族文化的一個載體,具有高度藝術性,能被大眾認識是一件很棒的事,但也希望爭議事件過後,大家能把目光聚焦在為文化傳承、為族語復振的人,給予肯定與尊重。
責任編輯:張嘉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