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政院15日院會通過「平埔原住民族群身分法」草案,讓平埔族群身分認定正式進入立法程序。不過,目前立法院也早已有另外一版,是由國民黨立委鄭天財為首提出的「平埔族群身分法」草案,兩個版本的內容,也引發平埔族群內部的關注與討論。
國民黨立法委員 Sra Kacaw(鄭天財):「我的提案有參採了,早期平埔族群的意見,就是要成立平埔族群委員會,這個是跟行政院版不同的地方。」
鄭天財強調,自己的提案是納入早期平埔族群的訴求,主張成立專責的「平埔族群委員會」,就像客家族群有客委會,新住民也在推動新住民委員會。然而,這樣的設計,卻讓部分平埔青年團體認為,平埔族群被放在體制外,反而是另一種被區隔。
中部平埔族群青年聯盟成員(Kaisanan Ahuan)王商益:「但是因為這樣子委員會的設計,其實是用另外一個框架,就是把我們排除在原住民族的體系之外,其實因為就是平埔族群,就是他對於自我認同,他就是想要藉由這樣子一個原住民族認同的一個承認,讓他去平反過去被汙名化的這些過程。」
王商益認為,無論是鄭天財的版本,還是行政院的版本,都沒有將平埔族群納入原基法的核心保障。而面對院版草案,雖然在語言及文化比照現行法令;但在資源分配與其他的權利保障上,則設下一個三年的修法期限、或是另訂新法,並沒有明確承諾後續保障。
中部平埔族群青年聯盟成員(Kaisanan Ahuan)王商益:「其實他並沒有去明定說,就是這三年之後,如果沒有修法的話,一個相關的承諾或者是保障,其實對於平埔族群來說,其實這是一個很大的一個未知數。」
至於外界關心,行政院版本是否會讓平埔族群全面納入原基法保障?目前草案內容也相當模糊。鄭天財則表明,自己的提案明定不適用原基法,主要是為了避免排擠現行原住民族在教育與土地等基本權益。
國民黨立法委員 Sra Kacaw(鄭天財):「既然是要制定新的法律,或者是修正現行的法律,那當然意思就是說,現行的法律是不能完全適用,所以這個部分就我才會在條文裡面,就說不適用原住民族基本法。」
眼看兩個版本都沒有正面回應平埔族群納入原住民族體系的根本訴求,王商益也表示,不排除未來再次走上街頭,捍衛平埔族群的權利。而面對接下來法案將進入立院審議,誰能真正回應這個歷史長久以來的正義缺口,也將成為族群政治的關注焦點。
責任編輯:Pawa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