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et-weather-slider]

今年首航!朗島部落捕撈飛魚 滿載而歸慶豐收

大綱

飛魚季捕飛魚是蘭嶼人一年一度的重要盛事。就在昨日(6)白天,蘭嶼朗島部落的族人組織漁團,一同出海捕撈飛魚,並且滿載而歸;在回航的路上,耆老開心地唱起傳統的捕飛魚凱旋回航之歌慶祝大豐收,也為朗島部落今年的首航劃下圓滿句點。

兩艘機動船慢慢駛進朗島港灣,可以聽見朗島男人們的歌聲跟著入港。6日,蘭嶼朗島部落在飛魚季首次出航滿載而歸,部落長輩們開心地唱起Meykazosan捕飛魚凱旋回航之歌,內容大意為:「今天捕撈飛魚大豐收,抓到了上千多條飛魚,漁船即將返港;當天是新年後的第一次出航,下午要煮飛魚湯,因為捕到很多飛魚,所以魚腥味會特別濃。」

朗島村居民 夏曼瑪農頌:「感到很感動,因為這幾年兩三年都沒有在自己村的朗島外海,很多就是長輩啊年輕人都一起去捕捉很多條魚,一千條的時候在那裡唱歌很感動,雖然自己不會唱啦,但是聽一聽也很感動。」

朗島村民施拿保表示,上次唱這首歌幾乎已是十年前,唱Meykazosan除了慶祝飛魚豐收,也同時通知召喚部落裡的婦女,當她們在山上的田裡工作時聽到男人們唱歌,就知道漁船已經載著滿滿飛魚回來,該趕快回家幫忙清理與處理飛魚;這種歌聲就像是一種「部落的訊號」,傳遞著共同生活的節奏與分工合作的精神。

隨著時代的進步,部落族人開始使用機動船捕魚,每次捕魚至少會用到兩艘以上的船,兩艘船會互相拉漁網,讓漁網呈現U字型。族人在海上會互相分工合作,一些人會潛進海裡趕飛魚進漁網,而留在船上的人則會負責拉繩子收網;這次由青年發起、部落協會協助,找到願意提供船隻捕魚的船長,讓村民能夠一起出海捕魚共同延續這項傳統,也凝聚了部落之間的情感與合作精神。

朗島村居民 夏本馬諾飛:「因為我的蛙鏡搞丟,所以那一天捕飛魚我沒能參與,可是我聽說那天有去捕飛魚的年輕人都非常不錯他們都很合作,我感到欣慰!真的不錯現在的年輕人;未來如果他們都很熟練了,當然他們也是要幫忙他們的父母親,然後我們這些老人也要休息了,所以這些年輕人也是要跟著學習,這樣我們的村落才會越來越好。」

朗島村居民 施拿保:「這是朗島部落男士們(今年)第一次到海上網飛魚,參與人數大概有30到40個人左右;這是配合的小船,目前很多年輕人參與網飛魚,感謝他們的參與謝謝。」

這次朗島部落捕飛魚人數約有三四十人,其中約有半數是年輕人,象徵著世代的傳承;一年一度的飛魚季首航捕魚進入尾聲,族人期許飛魚季期間都能滿載而歸,平安回航。

責任編輯:林懷恩

相關文章

魯凱族

【魯凱族語】ta‘avalra ‘i tatolohae ni|萬山部落勇士祭的由來

文化介紹
傳統祖靈祭是一系列為期四個月的祭典,現今配合族人工作求學濃縮為一天,並特別將「勇士祭(Ta‘avala)」凸顯辦理。
小辭典
  1. ta‘avalra
    勇士成年禮
  2. molapangolai
    祖靈祭
  3. asavasavahe
    男性青年
  4. atamatama
    父字輩的稱呼

歷史上的今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