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年四月是「性暴力防治宣導月」,隨著數位科技發展,影像性暴力樣態不斷翻新,從偷拍、竊取、強迫拍攝,到偽造換臉影像,都可能在不知不覺中造成深遠傷害。現代婦女基金會指出,台灣每15人就有1人曾遭偷拍,影像一旦外流,受害人往往難以回到原本的生活。
現代婦女基金會執行長 邱淑華:「我想對被害人的影響,它的影響不只是,可能更勝於一個實體的性暴力、性侵害,那這樣的影響包括它可能因為裡面的散布,這些被害人可能是她的家人、家庭,職業或者她的工作場所、學校等等等等,被散播出去。」
根據統計影像性暴力受害者每年恐逾79萬人,但提告比例極低,真正能成功下架影像的僅千人左右,現代婦女基金會呼籲社會停止責備,並提出「傾聽不責備、陪伴不負擔、發聲不惡意、守護不旁觀」四大行動口號,強調受害者在事發後,需要的是理解、協助與有系統的支援資源。
現代婦女基金會執行祕書 吳姿瑩:「其實如果發生這樣的相關一些事件的話,建議可以就是跟性影像中心這邊聯繫,然後當然如果要去做報警這件事情的話,也可以去到比如說縣市的這些婦幼隊,他們會有比較了解相關案件的人員協助妳,也可以來電到現代婦女基金會來做諮詢。」
從理解被害處境到推動制度改革,現代婦女基金會呼籲社會共同加入「讓惡意收斂,停止影像性暴力」行動,唯有當我們不再冷眼旁觀,才能真正終結這場隱形卻深刻的數位暴力。
責任編輯:黃金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