鮮豔的花朵,排灣族的傳說故事,甚至是部落地圖,每一把小提琴除了能發出優美的樂音,背板還繪製了三地門鄉的在地特色,三地門鄉文物館舉辦的「山裡的小提琴-我來做琴,你來撥動琴弦」特展,經由部落工藝與西方樂器結合,讓小提琴呈現獨有「原」貌。
屏東縣城鄉藝文交流協會理事長 蔣美花:「精緻的工藝帶到部落裡來,因為我覺得部落裡面的雕刻跟手藝都相當好,把(小提琴)它帶進部落裡來,是希望創造部落一個新興的工藝這樣子,我的計畫是希望部落的人參與,不單參與製作也學習拉奏大小提琴。」
4年前將小提琴工藝引進三地門鄉的幕後推手,是屏東縣城鄉藝文交流協會理事長蔣美花,透過原民會經費邀請小提琴老師黃聖彥,來到部落教導族人製琴,展覽呈現10多位族人,不藉用任何的電動工具,所製作出來的純手工提琴,讓人一窺製琴師的工具與製琴過程。
屏東縣城鄉藝文交流協會理事長 蔣美花:「藉著這個展覽希望更多的人關注、更多的人來學習,更多的人來關注我們三地門鄉小提琴,在發展的過程跟之後一些推動的情形。」
三地門鄉長曾有欽表示,希望透過此次特展,將帶動部落族人學習西方工藝及音樂,讓小提琴結合傳統音樂及人文藝術,鼓勵部落族人投入提琴的製作與拉奏,為地方產業帶來新的能量並帶動觀光效益,讓三地門成為一篇篇美好的記事。
責任編輯:黃金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