布農族人王光祿狩獵案纏訟十多年,終於在今年3月14日,最高法院逆轉撤銷有罪的確定判決,改判王光祿無罪確定。
龍泉部落居民 Talum(王光祿):「要感謝這些善心人士或者是律師還有法官,才能夠把這個狩獵文化讓給我們原住民,因為我們要傳給下一代。」
回顧整起事件,2013年王光祿為孝順母親,獵捕當時的保育類動物長鬃山羊、山羌遭判刑三年定讞,之後申請大法官釋憲,儘管大法官宣告有關獵槍部分法令違憲,但是王光祿仍然無法免除執刑;直到2021年5月20號,獲得當時總統蔡英文特赦,彰顯對原住民族文化的尊重,但也只是免刑不免罪,之後檢查總長兩度為王光祿提起非常上訴,最高法院開庭進行言詞辯論,最終撤銷原有確定的有罪判決,王光祿重拾無罪之身。
而在原住民運動立下一大里程碑的,還有在今年5月三讀通過的《姓名條例修正草案》。
立法院5月14日三讀修正通過《姓名條例修正草案》,民眾未來辦理戶籍登記、申請護照的時候,都可在身分文件上,單列原住民族文字,朝野立委都紛紛支持,表示多年的努力終於有了成果,未來取名時更要遵守原住民族的命名文化,而行政機關也要公布命名指引等;只不過施行後仍傳出多位族人在戶政事務所,申請單列族名時屢遭刁難,也顯現出儘管修法通過,但與社會的溝通與磨合仍需持續改善。
而走上街頭的不只是爭取30多的命名權,身分認同上,在111年透過釋憲而獲得法定身分的「平埔族群」,修法期限也將在114年10月27日到期,更在今年8月完成全台意見徵詢會,各平埔族群也陸續遞交民族認定申請書;只不過在立法院第11屆第2會期,卻仍不見草案送進立法院審議。
朝野立委衝突不斷,恐怕是第11屆第2會期立法院內常見的風景,而這屆會期更三讀通過《原民會組織法》修正草案,從地方到中央都掀起高度討論,包含修正通過原民會主委,要山地、平地原住民輪流擔任,而且各族群聘用委員也要改成無給職,相關修法後續動作,中央與地方仍持續在醞釀。
然而再度讓原民文化備受挑戰的還有今年9月,發生在台東南迴金峰鄉賓茂部落,傳統米食阿粨及體中毒事件,導致4人死亡、6人住加護病房,目前仍有1名婦女住院中,案發後族人擔憂阿粨因此遭汙名化;更有原民歌手和地方族人,主動向外解釋阿粨在原民文化的意義,最終整起案件也在12月20日偵結。
台東地檢署主任檢察官 陳妍萩:「曾姓死者誤將這一筆,混合物跟自家的小米存放使用,因此檢察官認定這個提供的行為,跟死亡結果之間是沒有相當因果關係。」
然而花東居民仍持續從傷痛中走出,403震央在花蓮壽豐,發生芮氏規模7.2全台有感強震,截至4月25日造成18人死亡、1155人受傷及3人失聯,不僅讓花蓮太魯閣國家公園瞬間毀於一旦,並宣布無期限休園,交通要道尤其蘇花公路行經仁和到崇德路段,發生大規模土石崩落,也連帶影響花東經濟和旅宿業。
不過原本就是屬於太魯閣族傳統領域的太魯閣國家公園,也因為這次天災,讓台灣太魯閣族自治協會北上陳情並表明立場,認為危機就是轉機,社會所認定的災害對族人卻是一種機會,期盼落實狩獵權實踐傳統文化知識,在這片土地上,療癒不同世代殖民統治的歷史創傷。
責任編輯:黃金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