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拉著手,在耆老的帶領下,眾人一起圍繞吟唱賽德克族古調,賽德克族民族議會,透過歐盟Taking care計畫,在瑞典國家世界文化博物館,看見許多館藏珍貴的賽德克族文物,從初步鑑定、簽訂MOU合作,到辦理成果展覽,族人一直保持與館方密切合作關係,這次也特別邀請包含瑞典、荷蘭、奧地利以及德國等國家博物館研究員來到台灣原鄉,實地感受族人對文化復振的努力。
奧地利維也納大學研究員 Alexandra Nachescu:「我非常感動,你們都來介紹你們的文化,我們在歐洲的博物館,有的時候不了解我們收藏的文物,有那麼有價值的、那麼重要的,所以我覺得有機會來這裡,我覺得很滿足。」
瑞典國家世界文化博物館研究員 李東:「瑞典的博物館有差不多100年,就1906、1907年收集的台灣原住民文物,有一些也是賽德克族的巴蘭部落收集來的,所以希望通過博物館跟賽德克族一起合作,也可以幫助他們做一些文化復振的工作。」
賽德克族民族議會也表示,事實上除了在瑞典國家世界文化博物館有賽德克族文物之外,在歐洲部分國家的博物館,甚至也有賽德克以及台灣其他原住民族群的文物蹤跡,而在今年7月也集結泰雅、布農等各族群代表,遠赴歐洲國家針對各館收藏來自台灣的各原住民族文物,辦理圓桌會議商討,希望更深化建構原住民族知識體系,並擴大與國際博物館合作交流效益。
賽德克民族議會總召 瓦歷斯.貝林:「讓歐洲博物館的研究員,所帶給的這樣新訊息,也讓我們政府單位了解,將來到底再從文物的一個收集研究到庫存,甚至是呈現在我們台灣國內、國外怎麼去做合作,我想未來有一個這樣的方向。」
為期三天的「台灣原住民族博物館交流及知識回流國際論壇」,除了來到原鄉文化交流之外,也安排國內博物館專業人士、原住民學者以及教育界相關單位,與歐盟博物館進行學術交流,希望凝聚未來文化復振合作的共識。
責任編輯:Pawa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