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野黨因認為明年度原保地禁伐補償預算未編足,退回總預算引起爭議;而不少執政黨立委直指禁伐補償僅近9%的原住民族人領取,卻卡了3兆多元的總預算,更質疑這9%的民眾裡頭有多少是借名登記?補償金並非到族人手中?
實地到桃園復興區詢問,當地族人表示,不少沿著溪邊以及休閒場域都並非族人開發經營。
桃園復興區居民 洪博源:「想到說老人家走了、地就賣一賣,賣給外面的(人)來開發,可是真的開發有時候太誇張,都開發到山、都沒有在弄水保,可是外面的還開發的話,他只知道說來賺錢,不會顧慮到有危險。」
掛人頭借名買賣原保地已是部落裡公開的祕密;曾任原轉會委員的Omi Wilang指出,這樣的現象也讓禁伐補償政策出現金字塔結構,就是懂得原保地遊戲規則的金字塔頂端,土地越多就越能受益。
台灣基督長老教會原住民宣教委員會幹事 Omi Wilang:「多少的山上都是金山銀礦,現在已經有了所有高山狩獵族群的原鄉會掛著一個牌子–『買賣原保地,但是僅限林地』,什麼時候林地是那麼價值了?」
尤其碳權時代來臨,Omi Wilang擔憂林地亂象加劇,因此呼籲這類補償性的措施不能取代長遠土地正義、與山林永續的改革;須從原住民族「共享」土地的觀點思考、完善土地制度,進行調整。
台灣基督長老教會原住民宣教委員會幹事 Omi Wilang:「你說部落要自立自強,你就必須要有自我管理的能力,自我管理很重要的是什麼?資源;所以如果是禁伐補償,它還有公有保留地、或者是說累積過百(萬)的、或是借名登記的,我覺得這必須辦法要去改,就是多餘的或是說額外像是公有保留地額外的這些禁伐補償,我是建議政府把它挹注到部落公法人未來的基金,讓部落慢慢茁壯。」
Omi Wilang指出,禁伐補償爭議的朝野攻防,容易造成族群、國家以及原住民族的對立,也看不出補償政策的前瞻性,更粗糙看待原住民土地歷史,落入補償金額的討論框架。
責任編輯:林懷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