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et-weather-slider]

能源轉型與原民土地息息相關 多面向挑戰

大綱

為了推動能源轉型政策,賴清德政府在日前成立3大任務型編組委員會,其中就成立「國家氣候變遷對策委員會」,因此淨零排放跟能源轉型也成為重要的國家政策,其中許多面向都和原住民族的土地息息相關,公共政策與原民土地的交揉,又將面臨什麼樣的挑戰?

總統賴清德上任後,喊出要進行第二次的能源轉型,更要加速地熱、生質能、海洋能等的再生能源開發,更新增三大任務型的委員會,其中的國家氣候變遷對策委員會,要來因應氣候變遷帶來的轉變。其中土地的利用也將出現變化,原住民族人未來都有機會利用自己的土地造林,或進行森林管理、進而申請碳權;不過原住民族氣候變遷聯盟發起人Kawlo Iyun Pacidal也談到,申請碳權經費高昂、動輒高達100萬,也對政策提出建議。

原住民族氣候變遷聯盟發起人 Kawlo Iyun Pacidal:「如果原住民族要申請碳權,必須要集合很多的土地,做大面積可能要高達100公頃合在一起,然後再申請碳權比較划得來。原民會可以推動一個示範的方式,然後申請碳權的費用由原民會來支出,這樣才能鼓勵族人,有效地去利用土地來申請森林的碳權。」

極端氣候若常態化,轉型也將被視為必然,然而原住民族要如何在其中穩定轉型、防止雙重剝削?面對政策調適,學者點出原住民族歷史正義與轉型正義委員會,盼能撐起對話空間。

東華大學民發系副教授 Tunkan Tansikian(陳張培倫):「有沒有可能原轉會繼續運作的話,它也變成一個議題然後形成原轉會,和其他三個新設立委員會一個對話的空間,幫賴政府去檢視出來,你們要去處理氣候變遷的問題,可是你們的思維裡面是不是忘了原住民族的存在,不管是原住民族有可能對於賴總統要推的政策的可能貢獻,或者在這個政策當中,我們族人要是有一些受到限制的話,相對應的補償到底該如何做處理?」

原住民族氣候變遷聯盟發起人 Kawlo Iyun Pacidal:「在你轉型的時候,每一個資源都會投入,但是對於原住民族的資源分配,你有沒有給予合適、合理的分配,你可能會因為我今天主軸叫能源跟數位,然後最後才說公正轉型,可是能源跟數位就沒有加惠到原住民族,那你的分配正義是不是就必須考量。」

國土資源要能永續利用,除了環境要受到保護、經濟也將面臨轉型趨勢,學者與原氣盟都提到未來還得思考勞力轉移課題。不過在這之前,學者認為國內應該要計算並盤點出,原民族人的土地未來在碳匯制度上,會因管制措施而損失多少權益,又或是能創造多大效益,就怕有過度的期待反而造成反效果。

責任編輯:黃金倪

關鍵字:

相關文章

魯凱族

【魯凱族語】ta‘avalra ‘i tatolohae ni|萬山部落勇士祭的由來

文化介紹
傳統祖靈祭是一系列為期四個月的祭典,現今配合族人工作求學濃縮為一天,並特別將「勇士祭(Ta‘avala)」凸顯辦理。
小辭典
  1. ta‘avalra
    勇士成年禮
  2. molapangolai
    祖靈祭
  3. asavasavahe
    男性青年
  4. atamatama
    父字輩的稱呼

歷史上的今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