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布農族傳統歌謠的渲染下,為一年一度的MATA獎頒獎典禮揭開序幕;今年共有31件作品獲獎, 參賽學生總計100位。
以石板作為背景、刻劃著白色線條,呈現魯凱族女性成長的經歷,並以草藥文化為重點媒材,期盼大眾關注在民族的歷史中,女性即便傷痛、哀痛,內斂與堅毅的精神在時間的長河中也不曾消彌,而女性也從文化的認同中漸漸舒緩自己的傷口;作品「mathariri」獲得了今年的動畫類首獎。
動畫片類首獎得獎者 陳鈺琇:「(田調)看一些老人家,她們突然有一些講話的瞬間就是我有感覺到她有一點點的情緒、無奈在裡面;其實我覺得這個很傳統的敘事方式沒那麼合這個當代,但是我覺得這個點、這個角度可能還是稍微大家要去想起來的角度。」
教育部長 潘文忠:「從過去比較強調祭祀這種型態已經更深入,也從年輕世代來觀察,這些原住民族深層的歷史文化製作的一個題材都可以看的到這樣的一個進步;我們也看到很多都是未來可以期待、具有相當潛力的這些影音的好人才。」
除了學生作品深入剖析族群議題外,適逢十周年,MATA獎也首度新增高中職學生以「拍片企劃書」為競賽項目;來自桃園市復興區的羅浮高中,分別以「消逝的圖騰」以及「Yutas的五顆水蜜桃」獲得獎項。
拍片企劃書得獎者 Hakaw·Takun(楊陞富):「我在做這個企劃案的時候,其實有跟家人討論過說我想去文面這個事情,他們就是還停留在說文面是陋習的這個思考裡面這樣子;做的話一定會去翻資料,我們也在從中裡面學到我們很多關於我們自己族群的東西,然後跟家人之間也比較緩和我們之間的氣氛。」
拍片企劃書得獎者 葉子靖:「我們山上的老人其實滿多不方便,醫療的資源跟網絡沒有像都市這麼繁華,所以困境會更多、也更困難,希望可以把這個企劃拍出來。」
羅浮高中學務主任 Masaw.Pilin:「尤其對觀光科的學生來講,不但可以透過攝影紀錄美好的時間跟求學的過程,也可以透過攝影學習到不一樣領域的、專才的東西;或許在課程的部分也會來做一些相關的課程規劃這樣。」
目前MATA獎歷屆得獎作品已累積有148件,教育部也期盼各級學校能運用得獎作品,作為輔助教學的影片,進而讓討論族群議題的方式更多元。
責任編輯:林懷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