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et-weather-slider]

FIHRM–AP年會在台北 聚焦原民文物返還議題

大綱

近日牡丹社事件骨骸的國際返還,引發原住民社會高度關注,但其實原住民族文物返還行動也在國際間發酵,今日(7)在台北就有一場國際人權博物館聯盟亞太分會的年會,澳洲學者及台灣學者也針對花蓮縣馬遠部落布農族人先人遺骨返還的議題提出建議,以及博物館可以從中擔任的角色以及功能。

隨著文物返還、博物館與原住民族人權的議題在全球發酵,首度移師台灣的國際人權博物館聯盟亞太分會的年會也將這個議題搬到檯面上。但近年花蓮縣的馬遠部落針對布農族人先人遺骨返還的議題,從2017年由族人推動至今,與台大人類學博物館歷經多次商討,至今仍無法取得共識,對此澳洲國家原住民美術館長 Tracy Puklowski就表示,科技的運用可能是新的契機。

澳洲國家原住民美術館長 Tracy Puklowski:「AI 虛擬文物返還,3D影像有潛力進一步創造共識,最根源的問題就是雙方的關係跟理解彼此立場,在實體的進用權上,也許博物館想保留,而對於源出社群來說,他們可能是重視精神上、文化上的進用權,所以我認為博物館需要主動扮演領導的角色,而非空等待源出社群來找他們。」

國立歷史博物館館長 王長華:「其實關於文物返還或是原住民倫理的問題,我們不見得需要很多的經費,是博物館願意與否的問題。」

Tracy Puklowski也強調,文物返還並不是非黑即白、一翻兩瞪眼的狀況,在不同的立場之間,其實存在很多的機會點,但一切仍操之在人。另外,Tracy Puklowski也談到,各界在敘述原住民族權利相關議題中,常使用到「Decolonization(去解殖民化)」一詞,但博物館是否有正確地解釋、民眾是否有吸收正確的資訊,也是博物館要思考的問題。

澳洲國家原住民美術館長 Tracy Puklowski:「我們在使用去殖民化一詞時,通常都是用表面上的意思,並沒有深入探討背後的涵義,而很多的機構本身歷史背景來源就是從殖民時代來的,所以他們的形式、做事的時候,是否有當時遺留下來的脈絡,因此我們要非常地清楚地知道,我們討論的重點是什麼?而使用去殖民化一詞的定義又是什麼?」

展望未來,除了當前博物館與原住民族權利之間的挑戰外,國立歷史博物館館長王長華也表示,接下來各界應該共同面對的是「原住民族是一個群體」,還是「原住民族是多個群體」的問題,才能進一步談到社會對於「原住民族的集體權」的認知是什麼?跟國家、跟當代社會的關係又是什麼?而也許博物館可以成為平台,持續激發討論、成為各個社群對話的場域。

責任編輯:蕭慧文

相關文章

魯凱族

【魯凱族語】ta‘avalra ‘i tatolohae ni|萬山部落勇士祭的由來

文化介紹
傳統祖靈祭是一系列為期四個月的祭典,現今配合族人工作求學濃縮為一天,並特別將「勇士祭(Ta‘avala)」凸顯辦理。
小辭典
  1. ta‘avalra
    勇士成年禮
  2. molapangolai
    祖靈祭
  3. asavasavahe
    男性青年
  4. atamatama
    父字輩的稱呼

歷史上的今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