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et-weather-slider]

舊排灣部落青年記錄部落生活 成立粉專領民認識排灣文史

大綱

海拔約800公尺的舊排灣部落,近年族人深感舊部落與文化資產間的重要性,紛紛回到原鄉重建或修復石板屋,發展生態旅遊及部落文化體驗,就有一群原民和回鄉青年,組成Sepayuan more青年小組,並成立「慢城之旅 舊排灣部落payuan」粉絲專頁,透過記錄排灣村的生活文化,帶領遊客認識千年古城「舊排灣部落」的歷史記憶。

進入舊排灣部落前,先進行過火儀式,青年手持一把樹葉,在火上方繞圈,再輕拂身體,去除身上的穢氣,在地青年告知祖靈,有訪客進入。

參與 ari masengeseng 工作假期遊程遊客及學生們,拉起袖子動手搬運石頭,體驗舊排灣部落長輩,團結的互工互助文化,同時一起維護舊部落的環境與石板屋。讓這些學生,深刻體驗部落的生活,聽了部落青年小組們返鄉回到部落的生命經驗,激勵了他們對部落的嚮往。

工作假期遊程遊客褚婉琳分享體驗感想,她說:「因為它是寫工作假期,我覺得這個比較好像有意義,因為我可以實際去參與就是,部落的一些修復,雖然只是搬搬石頭,或是幫忙打掃環境,可是我覺得跟一般,觀光的行程不太一樣,我覺得這對我個人而言,比較有意義的,我會很想要實際參與就是,原住民或是部落的一些工作。」

部落文化體認學生蘇芯雅則是認為:「其實這次參加之後,我會想說我可以為我的部落做什麼,像我阿嬤她是種田的,所以我想說我可以做一些農作物,或是什麼的就是去傳承,這東西一定要傳承,因為這是流在血液裡面,跑不掉的。」

部落有許多的文化意涵,透過年輕人的力量,將部落歷史、人文故事,把自己部落的故事分享出去。

有一群熱愛舊排灣部落的青年,共同組成了 Sepayuan more,早期舊排灣有26個聚落所組成,民國光復之後,就開始慢慢遷移到現在瑪家鄉、三地門鄉各個部落。青年們再度回到舊排灣部落,重建或修復石板屋,慢慢地找回舊排灣的故事,並結合排灣社區發展協會,規劃生態遊程與課程,將舊部落的歷史和人文故事傳達給更多的人。

Sepayuan more青年小組召集人金念薇表示:「Sepayuan more他的意思舊排灣族語名字,Sepayuan就是我是來自舊排灣的人,那more的意思就是,我們想要讓藉由這個小小的團體這個團隊,讓更多的人知道分享我們舊排灣的精神也好,或者是我們自己所做的,每一件事情的感動分享給更多的人知道。」

Sepayuan more青年小組成員 Pacak Taruzaljum則是說:「因為如果我們都,一直學一樣的東西,舊筏灣的東西就會不見,另外就是我們有跟協會做合作,尤其是大學的學生上來的時候,我們就會藉由我們過去的生命經驗,去跟這些弟弟妹妹去分享,我們是怎麼走過來的,或是為什麼我們要做舊部落的事情。」

舊排灣部落是排灣族的發源地之一,有豐富的文化性,與歷史性的存在,讓部落的年輕人回來,也讓舊排灣部落的呼吸一直一直的延續下去,可以成爲一個生態環境文化教育的場所。

責任編輯:張嘉容

相關文章

魯凱族

【魯凱族語】ta‘avalra ‘i tatolohae ni|萬山部落勇士祭的由來

文化介紹
傳統祖靈祭是一系列為期四個月的祭典,現今配合族人工作求學濃縮為一天,並特別將「勇士祭(Ta‘avala)」凸顯辦理。
小辭典
  1. ta‘avalra
    勇士成年禮
  2. molapangolai
    祖靈祭
  3. asavasavahe
    男性青年
  4. atamatama
    父字輩的稱呼

歷史上的今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