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太鞍溪堰塞湖災後重建特別預算審查,而重建過程到底有沒有受災部落的聲音?有立委呼籲中央協調會報應該納入部落代表。
民進黨立法委員 劉建國 VS. 工程會主委 陳金德:「很多跨部會報當中,都有納入外部的代表慣例,包含食安會報有地方代表。(這個會報事實上是在執行特別預算的,所以如果要成立外部,我們可以列席邀請來表示意見,或來做一些討論。但沒辦法變成一定比例、正式的成員在這個會報裡面。」
由於會報內僅原民會作為部落發聲機關,劉建國呼籲啟動跨部落的諮詢平臺,加快推動部落決議,也獲得原民會主委同意。而這次特別預算,原民會編列4.6億多經費,其中2億針對公共設施,像是文健站、聚會所等等,2.68億投注產業促進。不過相關業務與經濟部部分相似。
無黨籍立法委員 Ciwas Ali(高金素梅):「原民會主責的是推廣,但是它並不包含產業重建所需要的設施、設備。然而,我們經濟部的產發署,經濟部也可以上來一下,你們有關重建產業的設施、設備,你們是有補助的。」
立委高金素梅也呼籲要建立平臺。
無黨籍立法委員 Ciwas Ali(高金素梅)VS.原民會主委 Ljaucu Zingrur(曾智勇):「兩位主委同意嗎?(可以。)」
無黨籍立法委員 Ciwas Ali(高金素梅)VS.工程會主委陳金德:「可以。(我會協調相關部會來處理。)」
重建之路持續當中,面對大水沖毀過的家園,政府及民間該如何攜手復原?在資源分配下來之前,就得好好討論。
責任編輯:王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