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串聯中區、南區原住民族學生資源中心,弘光科大、勤益科大與屏東大學,合作辦理文化漫遊交流活動,以排灣族嫁娶風俗為主題,在屏東大學舉辦專題講座,帶領學生認識不同文化禮俗。
學員 吳允彤:「來到屏東大學,我們在探討排灣族文化的時候,其實可以透過每一個族群去反思,或者是去回饋自己族群結婚的儀式,是不是跟排灣族的有類似。」
學員 張育齊:「(儀式)老人家也幾乎都是全程族語,其實年輕一代的我們也沒辦法完全聽懂,但老師上課的時候,因為老師講中文,也以簡報的方式呈現的話,更清楚這個當中的過程。」
講師提到排灣族婚禮中,除了大家熟知的立鞦韆、送情柴等,還有一項特別的儀式過程「除喪」,早期會依據身分不同,準備鐵鍋或是鐵耙,表達對逝者的尊重,才能進行婚禮。
講師 康源晉:「除喪禮這個鐵鍋,我知道的講法我聽說的,就是你不太確定這個部落裡面有沒有人發生過喪事,所以你禮貌性是一定要帶鐵鍋,不管這個部落有沒有發生過喪事,就是這個東西我們必備,要帶過去部落裡面。」
勤益科大中區區域原資中心專任助理 Ako:「不了解他們的時候,其實很容易造成族群跟族群的不了解,會變成到了一種微歧視嫁娶這件事情,認識一個族群,我覺得要從他們最重要的一個文化裡面去讓學生知道。」
中、南區原住民族學生資源中心強調,透過跨校聯合,不僅能共享教育資源,也提供青年互相交流與學習,增進文化理解與認同。
責任編輯:王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