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et-weather-slider]

明新科大原民周開跑 《嚮光:琉璃珠》特展登場

大綱

今年是明新科大59周年校慶,原民周系列活動也在近日正式開跑,開幕活動邀請屏東三地門鄉排灣族琉璃工藝師施秀菊,到校內舉辦《嚮光:琉璃珠特展》,以蜻蜓為主要意象,策展精神圍繞著光與希望,展現推廣與傳承原住民族文化的堅定承諾。

來自不同族群的原民學生共同展演歌舞,宣示明新科技大學原民周系列活動正式開跑,率先開幕特展請來屏東三地門鄉排灣族琉璃工藝師施秀菊,分享深耕琉璃藝術超過42年的作品,這也是她首度移師在新竹展出。

琉璃工藝師 達魯札倫‧日夢日縵(施秀菊):「因為我們所使用的材質-台灣玻璃細砂,也是新竹的,所以那種內心的感動是很特別,覺得就是要來這裡,帶出多元的豐富的不同的造型、不同的設計。」

展覽開幕當天,由三地門鄉耆老劉庭以族語報信,並以排灣傳統古謠預祝開展順利,並一一為現場嘉賓戴上花環,給予最珍貴的祝福。

明新科技大學校長 呂明峯:「因為明新科大不光是培養專業的這樣能力的一個科技大學,事實上我們強調的是專業之外,跨領域而且要兼具人文素養的高科技人才的一個培育的大專院校,我們既然是在新竹縣,原住民文化本來就是我們一個很重要的元素。」

此次展出的作品,展現了施秀菊老師的人生經歷,走過八八風災,透過琉璃藝術創作,提供在地婦女二度就業與青年工藝培訓,藉由文化傳承展現族群向前進的力量。

明新科技大學原住民族教育發展處長 tiwaS.tara(林杏):「那身為女性來講,她過去的人生的經歷,對於一個女性在過去貧窮的家裡,透過文化的保存,她知道這個技術要透過文化來傳承的,那她把這個技術轉換成她人生歷練的這些創作,那這次的創作品事實上有30幅,這30幅其實帶著她過去很多人生的經歷。」

運用女性的溫柔語彙,就像這幅將琉璃化為紅色的相思豆,搭配著首飾與頸鍊,就像是母親的思念。誠如特展名稱《嚮光》,不論白天與黑夜,猶如母親的月光,給予盼望,也帶著這份期待,邀請民眾一同感受琉璃珠中溫暖而堅韌的光芒,見證原住民族女性對文化的堅持與不懈的希望。

琉璃工藝師 達魯札倫‧日夢日縵(施秀菊):「部落如果沒有人,你就沒有文化,你就沒有語言,你就沒有所謂的自我。」

責任編輯:Nxy

相關文章

魯凱族

【魯凱族語】ta‘avalra ‘i tatolohae ni|萬山部落勇士祭的由來

文化介紹
傳統祖靈祭是一系列為期四個月的祭典,現今配合族人工作求學濃縮為一天,並特別將「勇士祭(Ta‘avala)」凸顯辦理。
小辭典
  1. ta‘avalra
    勇士成年禮
  2. molapangolai
    祖靈祭
  3. asavasavahe
    男性青年
  4. atamatama
    父字輩的稱呼

歷史上的今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