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et-weather-slider]

馬太鞍溪便道拚雙十下午通車 交長視察進度

大綱

交通部全力推動花蓮馬太鞍溪橋復建,10/9交通部長陳世凱再度親赴光復現場,宣布涵管便道施工進度大幅超前,原訂10/15完工,但目前確定可提前到10/10下午三點通車,大幅紓解斷橋造成的交通壓力,讓光復地區鄉親及救災物資運輸更加便捷;而在通車同時,他也指示通車後持續監控上游水位、雨量,做好預警與管控,確保行車安全。

驚人的洪水夾雜大量的砂石,沖刷馬太鞍溪橋,不到多久時間橋體應聲斷裂,9月23日堰塞湖溢流後16天,交通部宣布將在10號溪床便道通車,改善民眾繞路的困擾,縮短南北通行時間。

交通部長 陳世凱:「5公噸以下的車輛以及救災的車輛,就會讓所有的民眾可以透過便道、透過台9線,可以進來到光復。」

但有民眾對於疏濬未完成就通車的措施感到疑慮。

光復鄉居民 陳先生:「不要那麼快通車,要疏浚最重要,你看那個橋墩已經淹泥巴6米上來,他要先降下來6米才對,不用急、你越急大水一來就兩邊沖了。」

對此公路局回應,由於馬太鞍溪集水分區非常大,海拔落差超過1千公尺,因此白天或夜間的水位不同;但是會以雷達偵測搭配派員監控的方式保障行車安全。

交通部公路局東區分局長 林文雄:「用所謂的氣象局的雨量站,其實不容易偵測到水量,所以雨量的部分是沒辦法偵測到,但是我們會用雷達回波強度的方式來做偵測,也就是說用這個比照類似蘇花公路、崇德路段的做法。」

交通部長 陳世凱:「馬太鞍溪橋被沖毀之後,確實造成交通上面的不便,所以很多的鏟子超人跟救災團隊都是透過台鐵來做進出,但是車輛的運輸也相當重要,很感謝工程單位大家日夜趕工,用兩個多禮拜的時間就要完成通車,也就是明天10月10號的下午3點。」

10號通車之後,南北兩側的堤頂都會派駐人員負責監看警戒,如有大雨導致水位上升時,就會立即啟動應變機制,強制便道只出不進,為了穩定交通,目前也在評估鋼便橋同時施作的方案,讓花蓮中區交通不阻斷,預計明年春節完工。

責任編輯:黃金倪

相關文章

魯凱族

【魯凱族語】ta‘avalra ‘i tatolohae ni|萬山部落勇士祭的由來

文化介紹
傳統祖靈祭是一系列為期四個月的祭典,現今配合族人工作求學濃縮為一天,並特別將「勇士祭(Ta‘avala)」凸顯辦理。
小辭典
  1. ta‘avalra
    勇士成年禮
  2. molapangolai
    祖靈祭
  3. asavasavahe
    男性青年
  4. atamatama
    父字輩的稱呼

歷史上的今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