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了活化研究學者早期在原住民部落蒐集的傳統古謠音樂資料,國立傳統藝術中心臺灣音樂館特別規畫《卑南族歌謠復振傳習計畫》,族人將從館藏的330首卑南族有聲資料中,挑選歌謠進行傳唱練習,希望透過計畫協助部落找回消失的聲音與記憶。
臺灣音樂館主任 賴世哲:「我們運用臺灣音樂館館藏的這些珍貴的歷史錄音,這次跟卑南族五個部落來合作,透過耆老重新詮釋,跟年輕族人的學習,共同來傳承卑南族的重要歌謠。」
主辦單位表示,這次計畫將與部落分享1967年期間呂炳川、史惟亮以及其他學者的研究文獻以及錄音資料,並透過南王、利嘉、建和、知本以及下賓朗五個部落族人重新演繹,希望重現台灣土地的聲音,族人也希望能透過歌聲,為花蓮災區的朋友們加油打氣。
卑南民族議會召集人 陳政宗:「所有原住民的歌謠,所有原住民文化都是貼近土地,我們希望藉由這次的成果發表會傳達,像這陣子光復,我們的太巴塱馬太鞍,我們的土地受到傷害了,希望受傷害的土地還有族人,我們會給他們祈福,志工們與族人給他們力量。」
《卑南族歌謠復振傳習計畫》將在10月26日在臺灣戲曲中心大表演廳舉辦成果展,也邀請民眾共同參與,一起用歌聲為台灣這片土地祈福。
責任編輯:Nx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