Uini是移民到澳洲的吐瓦魯人,與斐濟的太太及女兒一家住在布里斯本距離市中心約30分鐘車程的地方,談及將近三十年的移民生活,布里斯本的氣候是他感到滿意的條件之一。
澳洲吐瓦魯移民 Uini Falani:「天冷的季節不會太長、這裡也非常溫暖,如果你在夏天到布里斯本,彷彿回到了吐瓦魯。」
離吐瓦魯不遠,也不像墨爾本等城市這麼冷,此外距離近、使用同一種貨幣都是他選擇澳洲定居的原因;一開始到澳洲是因為船員工作,到現在他是一名建築師,兩層樓溫馨家屋還是自己親手建造。
23歲的女兒在雪梨出生,是個100%的移民二代;但仍因膚色及文化背景,要很努力地融入澳洲生活。
Uini女兒 Jacqueline Falani:「有一件我必須調適的就是我媽準備一種她們文化中非常好吃的美食,但我朋友會說那味道很奇怪;我回家就跟我媽說妳別再做這種東西了,我要像三明治的午餐。」
就跟許多台灣的原住民青年一樣,她碰到與同儕間文化適應問題;雖然要想盡辦法適應,但她也從不否定自己的身分認同。
Uini女兒 Jacqueline Falani:「在澳洲,但是隨著年紀增長你會找到自己想要的,離開學校你就不需要符合某種身分情境、你擺脫了這些束縛並擁抱自己的身分,不用再怕被評論。」
澳洲吐瓦魯移民 Uini Falani:「我們鼓勵她以自己的身分為榮,即使在澳洲、白人國家,但我們從未忘記告訴我們的孩子我們來自哪裡。」
對於身分的懷疑及調適,或許是未來更多吐瓦魯人移民的課題;不過再看看Uini家中,吐瓦魯、斐濟的擺設也能看出維持身分認同,一個家庭該如何給予堅定力量,不讓吐瓦魯真的成為「消失的國家」。
責任編輯:林懷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