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大學教育系統將縮短學期周期,「大學法」規定,1學分以18小時為原則,所以學期均要排滿18周,而台灣大學系統的成員,國立台灣大學、國立師範大學及國立台灣科技大學,一直在力推調降上課周數的新制,獲得教育部核准修訂,將學期縮短至16周。
臺北市立大學原資中心老師 salah.asako(張佩菱):「那縮短的那兩周,我認為其實可以去學習更多不一樣就是課外,課本以外的的事物,對那其實可以促進學生的視野更寬廣。」
部分老師及同學認為並沒有太大的影響,甚至可以探索更多不同的事物,很大程度提升學習視野,不過也有學生表示,縮短周數,教學品質會有一定程度的受到影響。
國立台北商業大學學生 Kim li’(張佳祺):「我覺得教學品質方面應該是會有影響,就是畢竟就是它縮短了,那你要教的的東西,它可能就是會需要去刪減一些,因為畢竟從18周再減2周,所以我覺得還是要看,就是比如說學習的人,就會希望我再多學多一點。」
針對教學改革,教育部表示,縮短學期周期能夠讓學生可以跟國際教育接軌,也讓課程教學更有效率。目前已有部分學校開始實施新制度,雖然新制度可以讓學生們學習更多學校體制外的事物,但也延伸了對於課程密度及安排的問題,緊湊的課程可能會增加學生學習的壓力,而要如何妥善規劃以利學生學習,也將是學校對於這項制度的挑戰。
責任編輯:Pawa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