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et-weather-slider]

苗栗泰安祖靈祭前夕 老幼共學傳承文化

大綱

位在苗栗泰安鄉大安溪流域的泰雅北勢群,從七月起將陸續舉辦祖靈祭,因此為了要讓文化向下扎根,讓部落孩子都能了解整個祖靈祭的流程,以及該準備的東西,部落族人結合學校與文健站,共同辦理祭前醃肉的製作教學,從基礎開始,讓小朋友知道整個祖靈祭前,該做的各項準備工作。

祖靈祭是苗栗大安溪北勢群,年度重要的祭祀文化,不過祖靈祭能否辦得順利,事前的準備工作就相當重要,尤其是供品的準備,通常在一個月前就要開始著手進行,因此藉著今年祖靈祭之前的準備工作,苗栗泰安士林部落,就帶著士林國小以及台中和平博屋瑪國小學生,一起來向部落長輩學習製作醃肉。

士林部落耆老 李日章:「因為一般的生活我們也需要,再來就是我們要祭祖的時候,更需要它(醃肉)來當作我們,當作祭品。」

苗栗縣士林瑪拉乎文化產業協會總幹事 李鳳玉:「讓小孩子也了解說祖靈祭的過程是,是這樣子的它是有一系列的,所以這個製作醃肉不是隨便製作醃肉,主要讓小朋友也知道說,我們祖靈祭有18項過程之一,這個醃肉還有糯米酒,這兩個是最重要的。」

這次部落採用的方法是老幼共學,結合士林部落文健站的長輩,一起來指導小朋友如何製作醃肉,希望讓長輩的經驗,能傳承到這些孩子身上,同時也發揮世代傳承的效果。

士林部落文健站負責人 林以撒:「在這個文健站非常好的場域裡面,其實老人家都是智慧的寶庫,學生他們進到文健站裡面來,那是老人家的智慧,他也可以透過這一個,文健站的課程的安排,讓這一個下一代,他能夠清楚了解。」

台中和平博屋瑪國小教師 Pihaw:「這課程的構想是說,課程跟生活結合在一起,所以我們這次就是特意的,用民族族語還有數學還有生活,全部結合在一起讓小朋友去,在地化的學習這樣子。」

透過這次部落、學校以及文健站的結合,讓看似普通的醃肉製作,也能帶進傳統文化學習的場域中,讓部落的孩子們,從生活中建構對傳統文化的認知。

責任編輯:Nxy

相關文章

魯凱族

【魯凱族語】ta‘avalra ‘i tatolohae ni|萬山部落勇士祭的由來

文化介紹
傳統祖靈祭是一系列為期四個月的祭典,現今配合族人工作求學濃縮為一天,並特別將「勇士祭(Ta‘avala)」凸顯辦理。
小辭典
  1. ta‘avalra
    勇士成年禮
  2. molapangolai
    祖靈祭
  3. asavasavahe
    男性青年
  4. atamatama
    父字輩的稱呼

歷史上的今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