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et-weather-slider]

祭儀假增至3天 旅外青年表支持盼速施行

大綱

每年7到8月是花東地區許多阿美族部落的年祭及重大祭典時節,許多族人都會從外縣市返鄉,但是祭典至少3天以上,再加上車程至少一天,也讓許多旅外族人非常困擾;日前立法院三讀通過歲時祭儀假增加到三天,讓族人表示支持,並期待儘速公布施行。

立法院5月9日三讀通過紀念日及節日實施條例,未來在歲時祭儀假可以增加到3天,旅外青年表示支持,也希望政府能夠盡快公布施行。

Cirocan(鶺魯棧部落)青年 Kacaw(余嘉琦):「時間要長啦,因為大家才會放心,有時間來去交流這些活動,要不然時間太趕,大家北部要上班來不及回來,如果拉長的話,我們的時間會比較好做一些活動,還有傳承。」

而假日增加之後,民眾多數表達支持,但是將對產業帶來挑戰,未來可能需要加強產業自動化升級,降低勞動成本,呼籲政府要儘快研議配套措施。

雇主 許先生:「可能需要長遠一點看,就是周休三日跟這些要新增假的牴觸,會是有哪一些,或是可以讓雇主能夠安心地放,也可以讓他們有更高的效率。」

全國工業總會常務理事 何語:「大家要多休假就多休假,產業自己要去想辦法生存下去。」

由於條例即將施行,族人擔憂在目前大環境對原住民族文化祭儀理解不足,且處於不對等的情況下,若缺乏充分的文化性討論,可能會導致誤解產生。

撒固兒部落青年 Bulaw(黃洄):「文化這些東西,如果沒有跟著上來的話,這些規定都只會讓社會氛圍,把我們推到一個瘋狗浪去,可是決定這些事情,或是擁有這些權利的人,都不是我們,我們都只是去推到瘋狗浪,說原住民為什麼可以怎麼樣,可是這些規定是我們本來就有這些權利,可是突然有一個規定說,我規定原住民可以這樣子做的時候,那不一樣囉,那個責任會變成,原住民要去對面整個社會,我覺得政府沒有去把這個社會責任去盡到。」

如何在保障族人參與傳統祭儀的權利之餘,避免推向社會對立的壓力前線,唯有深化社會對原民文化的理解,才能真正實現休假權利的平等,也讓文化傳承不再只是形式上的容許,而是尊重與共榮的具體實踐。

責任編輯:Pawan

相關文章

魯凱族

【魯凱族語】ta‘avalra ‘i tatolohae ni|萬山部落勇士祭的由來

文化介紹
傳統祖靈祭是一系列為期四個月的祭典,現今配合族人工作求學濃縮為一天,並特別將「勇士祭(Ta‘avala)」凸顯辦理。
小辭典
  1. ta‘avalra
    勇士成年禮
  2. molapangolai
    祖靈祭
  3. asavasavahe
    男性青年
  4. atamatama
    父字輩的稱呼

歷史上的今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