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磊平論文部落藝師 Pehu(賴念慈):「真的耆老對於我們來講,他其實是我們生命的學習者。」
29歲的年輕藝師Pehu,小時候因風災舉家搬到都會區,直到大學畢業後,5年前回到部落生活,向長輩學習傳統生活技藝,加入織山工作室後,投入泰雅工藝保存工作,與團隊一同展開部落田調,採訪十多位工藝耆老,並在近期出版成書「傳給那編」。
石磊平論文部落耆老 Hayung Tali(賴新保):「媽媽離開兩、三年以後,那時候我們在大溪,我們想要買房子,後來就到芎林去,我的孩子也在芎林出生,就請爸爸從部落下來,照顧我的孩子,我的爸爸會織魚網,有人會請我爸爸織魚網,我跟爸爸的感情很好,在休息的時候會一起聊天學習。」
為了討生活,從部落移居到都會區工作,是許多族人的生活寫照,直到30歲時, Hayung耆老用一個月的時間完成製作屬於自己的魚網。耆老回憶,小時候看著母親處理苧麻,提供線材給父親製作,呈現出傳統泰雅社會的男女分工,尤其溪流對於泰雅族來說,是群體劃分領地的界線,也是補食的重要功能場域,早期部落族人在颱風前psamu撒網補魚,工藝即是生活。
尖石鄉義興村長 Takun Temu:「從早期文化就是我們原住民的生活方式,在早期沒有政府資源挹注的時候,我們的一些食衣住行都是靠老人家的智慧去做發展,可是到了現在我這樣子看,我們的文化好像慢慢為了求進步,還有快速,我們發現所有這些所生產的東西,都是借助比較現代化、比較快速的東西。」
織山工作室負責人 Siwa Yumin:「我們所有的族人都在竹東,因為部落沒有什麼人,部落只有老人家跟學生,其他人都是因為生活生計就在這裡工作,所以我們在竹東這個點,他們有可能會來找我們、或是透過這個點,去宣傳我們的文化工藝工作。」
周末夜晚的竹東哇幾散園區,耆老們用族語與民眾分享,工藝背後所蘊含的生活知識。織山工作室在部落扎根教育十年,近兩年藉由實體場域,讓文化傳承工作打破地域限制,也提供都會區族人及民眾一個認識泰雅文化的基地,在交織的過程中,守住泰雅工藝智慧。
那羅部落傳統弓箭藝師 Sangas(謝新發):「非常謝謝大家,來到這邊教導小孩,把這些智慧跟知識,一代一代的傳承下去,把這些智慧讓所有小孩知道、流傳下去。」
責任編輯:Pawa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