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蓮秀林富世村一起土地鑑界爭議,是讓一個家族間出現矛盾,而這樣的問題可能源自早期土地總登記時期,測量技術無法精準測量鑑界,或甚至沒有現地勘查界定,時至今日也衍生出許多問題。
台灣原住民族政策協會理事長 Yapasuyongu Akuyana(陳旻園):「我們過去是用三角定位,完全是用機器跟肉眼去進行測繪,那可是現階段是可以使用GPS進行測量,(但)即便是再高科技的手段或技術,只要再過幾年地貌一旦有了變化,我們原本的鑑界還是一樣會進行變動。」
這樣的變動如若發生爭議,學者認為可由第三機構來做土地鑑測,而土地鑑界是採登記制,即便到了法院,仍是參考地政事務所的那條線,那該如何確保土地權益,仍應回到族群文化脈絡。
民進黨立法委員 Saidhai Tahovecahe (伍麗華):「我們旁邊那些鄰居可以證明說原本那個界線在哪裡,這個也不是不能談調解委員會這個部分,是可以協調成之後,重新回到地政事務所去做重新登記。」
東華大學法律學系主任 Awi Mona (蔡志偉):「如果審理的案件涉及到原住民族,或者是跟部落生活有關係的一些事實判斷,那我們應該要在國民法官的組成上,有一定比率是有原住民身分,或者是通曉原住民族部落習慣的國民法官來擔任。」
雖然科技日漸發展、測量技術日益提升,但土地對原民的文化傳承、情感的延續佔有舉足輕重的角色,法律上能否擁有這樣的文化敏感,是全體國人該一起思考的重要課題。
責任編輯:黃金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