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投縣仁愛鄉法治村武界新公墓,終於在大家的引領期盼中,在30日舉辦祈福儀式及啟用典禮,不但解決了過去髒亂的問題,也進一步解決墓地不敷使用的狀況,不過法治村從剛開始的公墓更新計畫,到現在的納骨牆啟用,一路走來至少走了11年。
前法治村長 田麗英:「剛開始就是說,村民一直覺得我們的墓地很髒亂,大概都是雜草叢生,然後就是村裡面都一直反應,我們的公墓就不敷使用了又雜亂,剛開始是公所用砍草的方式,來協助公墓的整理,然後接下來就想要去做這樣的一個納骨牆。」
為了解決公墓用地不足的問題,以及老舊公墓雜亂無章的景象,仁愛鄉公所公墓公園化以及改建納骨牆的計畫,其實早在二十年前就萌芽,不過礙於傳統土葬的觀念,光是說明會就辦了無數次,不過仁愛鄉這幾年來陸續完成公墓公園化的成果,也成為其它鄉鎮取經及效法的典範。
仁愛鄉長 江子信:「我們推動這個公墓公園化的一個政策,是第八個落成了,那這個過程當中的確不是那麼容易,也花了非常多時間,以這個法治公墓來講,從107年申請經費到現在112年,花了將近五年的時間,最重要、最後的目的就是每一個部落、每一個村,都有自己的納骨牆,這個是我們終極目標。」
南投縣政府民政處長 林琦瑜:「所以我們希望其它的鄉鎮、非原鄉部落,也能夠比照像仁愛鄉這樣子,積極推動納骨牆的一個設置,能夠把我們南投縣整個公墓,把它創造成更好的一個環境,也將公墓不足的一個問題,能夠徹底解決。」
仁愛鄉公所表示,繼武界新公墓之後還有松林、中原等部落的納骨牆也將陸續啟用,以及尚在規劃中的都達村及大同村公墓,也逐一在近年改建,希望達到每村、每部落都有自己的納骨牆,解決過去公墓老舊所發生的問題。
責任編輯:黃金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