復振繡品青年陳以箴提及:「因為就如同很多平埔族群面臨的難題一樣,就是馬卡道族他其實目前能夠,去掌握跟運用的所謂的文化材料,其實是相當的有限的。」
她,是陳以箴,也是來自屏東縣高樹鄉的馬卡道族。
耐心地解說繡品上的圖文,他們是一群馬卡道族青年,他們會聚集在這裡,原因為兩年前,陳以箴在田野調查中,發現到了這一批繡品。
陳以箴解釋:「但是當我發現到有一批刺繡品,在我們面前的時候,我們環顧四周好像還沒有人,針對這個工藝本身,這個技術本身、這個圖紋,用色這個繡線、這個形制去討論,其他族群也許有,但是就馬卡道族而言,這些東西就是沒有任何人去討論過的,我們就覺得我們這些年輕人,好像有機會從這個東西開始。」
幾近失傳的圖紋,如今得以重現天日,這是陳以箴從大學時期加入學運社團後,因為開始接觸原住民族的議題,也結識不少原民好友,過程中也讓他回頭尋找自己身世的契機,讓她意識到馬卡道族的文化快速流失,就像其他平埔族群遇到的問題一樣,族服、古文物在時代變遷中被迫掩埋丟棄,因此當找到這一批繡品時,對於這些馬卡道族青年來說,無疑是注入了一劑強心針。
一針一線將劍袋的輪廓繡出雛形,本身是客家人的廖秀枝,起初是兒子發現自己是馬卡道族的身分後,跟著兒子一起投身馬卡道族部落營造計畫,也開啟了馬卡道族的刺繡工藝學習之路。
織女廖秀枝表示:「其實我學這個沒有很久,然後回去就是覺得還蠻好繡的,蠻有興趣的然後就開始繡,繡到尾巴自然而然就會覺得,很有樂趣不覺得累,一直繡一直繡。」
復振繡品青年潘智傑說明:「原先我說過我們去調查的時候,還不知道這件文物是誰的,到後來計畫的第四年,才發現文物的後代還在,然後文物的後代原本跟我不熟,後來他說我們是親戚你不知道嗎?我才知道刺繡者是我的曾姑婆。」
一件刺繡文物,揭開身世謎底,串起家族親情,也讓在追尋馬卡道族文化與自我身分認同上,更添幾分堅定。然而,歷經一代代抗爭的平埔族群正名之路,在挖掘古物意涵的同時,藉著去年憲法法庭的釋憲,讓未獲得法定保障的平埔族群身分,撥雲見日。
陳以箴說明:「目前為止我的期待跟企圖,都是到底現在馬卡道族的長相,它的質地、它的內涵是什麼?過去固然有很多學者做了很多研究,但是其實在我們這個地方,深入蹲點的沒有很多,所以我覺得我現在還在做很多,第一手的訪談跟第一手的調查,而這些東西都還沒有被仔細地被整理跟梳理。」
儘管平埔族群的身分固然在法定制度上,取得了階段性成果,但文化復振工作仍是奠定族群基礎,不可審略和忽視的過程。
潘韋縉表示:「我的想法就是,越用力地刺繡就是能越接近祖先,就可以知道就是,祖先那時候在刺繡的心情是怎麼樣,祖先是保持著用,譬如說要送給子女,或者是要送給另外一伴的感覺。」
今年才大二的潘韋縉,還透露依稀記得小時候,家中長輩仍使用馬卡道族語對話,只可惜長輩過世後便失語了。不過作為相對年輕的文化傳習者,他仍抱持著正向的態度,將持續手拿針線,彷彿也是將傳統圖紋繡成自己的第二層皮膚,在傳統與現代之間,一步步重塑當代馬卡道族的樣貌。
陳以箴表示:「大家聚在一起才互相的指認,原來我們是一群共同的夥伴,我們可以來討論看看,我們要怎麼一起呈現,我們要怎樣讓大家認識我們自己,但是我們同時也要去保留,我們各部落的特色。」
責任編輯:孫立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