鄒族長者的目光全聚焦在考古團隊挖掘出的陶器碎片上。成功大學考古學研究所與阿里山合作,透過挖掘早期的陶器品,進而記錄和發掘消失已久的鄒族陶器文化,並將成果做成展覽。而開展當天也邀請部落文健站長者參觀,與長者一起追憶過去的陶器文化。
文健站長者汪琴美表示:「這個陶壺雖然說以前是我們,在我這個年紀沒有看到,可是現在有恢復看到這個陶壺,原來這個陶壺以前就有。」
文健站長者鄭美英說明:「是講遺憾嗎,很難過啦,我們自己的東西都好像都失傳,好像變成是說,別人在做我們古時候本來就有的東西,希望年輕人把它從新挖出來,重新把它發揮出去。」
花費一年之久的研究和記錄,策展團隊期望,展覽的效應不只是記錄過去,更是將這項文化技藝,保存並傳承給下一代。
獵人居文化創意工坊專案執行鄧伊珊解釋:「未來開放給大家是希望說,除了長輩的回憶分享,還有鄒族在生活上,用陶的一些生活經驗,跟文化可以傳承給孩子們,讓它這件事可以延續下去。」
國立成功大學考古學研究所研究生邱義展補充:「在鄒族的在這個文化,這個知識體系裡面,它陶器所代表的是什麼意思。所以也會不只是比較像我們過去那樣,就是做挖掘,我們會去了解說其實這個地方,在鄒族人的生活裡面是扮演什麼樣的角色,它又有一些怎麼樣的故事。」
陶器展將從年底一路展到明年2月。期望透過紀錄鄒族陶器技術並展出的方式,將傳統技藝找回並延續下去。
責任編輯:芷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