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善環境生態農法,打造親民環境是國人消費趨勢,在政府大力政策推動下,加入有機產業農友越來越多。曾參與玉山國家公園、太魯閣國家公園,友善農業輔導計畫的慈心基金會,兩年前跟陽明山國家公園合作,進行物種、環境保育工作跟農業經營合作模式,歷經兩年試驗有了豐碩成果。
陽明山國家公園管理處長楊模麟說:「我們有機友善面積已經有達到14公頃,希望在陽明山國家公園裡面所做的農業,未來能有更多的人一起加入農業耕作的方式,能夠對環境更為友善。」
近年來,慈心基金會走訪過原鄉地區,發現族人因擔心產量減少,加上對友善有機農業不熟悉,而停滯在慣習農法。經過輔導、精準用藥跟自主生態方式,逐漸發展出與眾不同的有機產業合作模式,讓經濟活動跟生態系統,有了攜手合作的曙光。
慈心基金會執行長蘇慕蓉說:「他的農產品可以賣得更好的價格還有部落裡面的環境,生態也會更好,所以我們覺得這個部分是我們更需要要更加緊的用心去處理這件事情。」
慈心基金會表示,雖然慢慢打造部落友善食農產業鏈,但因部落青壯年人口外流,嚴重的缺工問題,讓友善農業發展受限,因此,政府青年回流政策,將是部落活化農業的未來關鍵。
責任編輯:皓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