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過一周整修並製作新的風帆後,由阿美族傳統工藝家Laway(賴進龍)製作的竹筏帆船,3日特別下水進行試航,竹筏順利的航行在金樽港外海域。
傳統工藝家 Laway(賴進龍):「試航這一艘竹筏,竹筏沒什麼狀況,不過風力比較弱,無法吹動。」
為了尋找台灣南島原住民族群海上遷徙的足跡,台東南島社區大學近年致力於阿美族傳統帆船研究,並特別委託阿美族工藝家laway打造阿美族傳統竹筏Sanayasay號。
台東大學教授劉炯錫:「有風帆之後,它可較離岸,甚至可以跨島,牽涉到整個南島民族,從華南到台灣,從台灣到菲律賓這一段,我們這一艘叫Sanayasay號,是根據阿美族對綠島的說法。」
Amis旮亙樂團團長少多宜表示都歷部落過去曾有竹筏帆船,主要載運其他地區收成後的稻穀回部落,而且族人會特別藉助上午的南風航行到北方,下午時藉助北風航行回部落。
Amis旮亙樂團團長少多宜:「我所知道的竹筏帆船非常大,需要8到10個人划,載運家戶的稻穀,都歷部落的,很多家戶嗎,所以老人家就有歌,竹筏帆船的歌,划呀划呀划槳呀,吹呀吹呀吹南風。」
仿傳統竹筏帆船如試航成功,同時船隻堅固,將計劃航行到綠島或南島語系島嶼,透過傳統的方式,找回祖先海上航行的智慧。
責任編輯:德蘭亞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