屏東來義獵捕熊鷹爭議,再度挑起狩獵權議題的敏感神經,更讓林務局正在推動的狩獵自主管理計畫,受到挑戰。但也因為獵捕民眾並非當地狩獵協會成員,學者認為這起事件,更加凸顯「狩獵自主管理」制度的存在意義。
屏東科技大學森林系教授吳幸如表示:「狩獵管理就包含『哪些動物我少打或者是禁止打』、『哪些動物我要保護』、『哪些動物造成農田危害我要去處理』,所以這是很有彈性的。」
有別於外界所認知的”狩獵”,吳幸如說,過去就曾有來義當地獵人發現飛鼠數量減少,於是共同推動建立飛鼠巢箱。另外也曾一起推行仿真熊鷹羽毛,就是要確保山林生態系完整。換句話說,這套自主管理制度, 除了透過公約約束成員狩獵行為外,更重要的工作還是維持山林生態平衡。
然而這起熊鷹獵捕個案,確實帶給推動計畫的族人及學者不小衝擊。該如何降低違法獵捕事件?吳幸如認為,這仍需從地方自主管理制度推動發揮影響力。
「比如說我們在排灣族的分享文化,獵物是不能藏私的,是要儀式或者是除喪之類的,或者是跟親友分享。那它也是建構社會關係很重要的方式。」吳幸如說。
而林務局也坦言,現行法律與原民傳統狩獵文化制度,確實不相符。因此從106年起,在屏東來義推動的自主狩獵計畫,林務局也嘗試透過山林監測儀器等方式,讓數字說話。
屏東林管育樂課長陳至瑩說:「應該說部落跟政府之間互相信任的基礎,那所以在狩獵回報的時候,大家就是會真實去回報。實際上的一個情形,我們可以透過科學化的數據來了解,其實並沒有因為狩獵這樣自然資源的運用,導致野生動物有減少的情形。」
也有學者表示,過去由政府全面管理,違法獵捕依舊無法解決,再再顯示狩獵管理,需要由地方達成共識的管理方式。而這樣自我約束的方法,雖然政府及部落仍在試驗階段,但學者們抱持正向態度,期盼在山林保育與傳統狩獵文化間達到平衡,同時避免違法獵捕事件發生。
責任編輯:鄭群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