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et-weather-slider]

重建消失60多年Soraratan 太巴塱耆老傳承技藝

大綱

為了重現太巴塱部落消失60多年的青年聚會所Soraratan,青年自主並在耆老的教導下,在周末期間進行一連串的前置作業,從採集茅草、採箭竹到上山拉藤,每個環節都不馬虎,耆老也希望透過這個特別的機會,把過去建造家屋的傳統技藝,傳給下一代。

一聲令下,青年們在陡峭的山壁上奮力把荖藤拉下來,發揮團隊精神。太巴塱部落青年在長輩的帶領之下前往山區進行採藤的工作,在此同時最小的階層Ma’orad也在耆老的分工之後,逐步進行重建Soraratan青年會所各項前置作業。

Ma’orad階層級長Angay(李宛縉)指出,「這次重建Soraratan的計畫當中,我們階層是太巴塱年齡階層最小的一個階層,我們負責的東西就是Mieli'(割茅草)、Mifolo'(採箭竹)、Mi’Oway(採藤)三種都要做,全部的工作都要包含在裡面,這個壓力當然一定大,因為背負著是全部落的希望,希望在外面工作的小孩子能夠一起回來幫我們。」

耆老回憶日治時期因為政府擔心部落會有武裝力量,因此強制族人拆除Soraratan(青年聚會所),企圖削弱年齡階層的運作達到統治。而在60多年後,部落決定重建,找回部落歷史,青年們也在工作之餘,回歸階層完成任務。

Latiyam階層成員 Ngangis Kimsoy (孫志國)表示,「因為這次要完成的東西是之前斷了很長一段時間了,有參與到當然很開心,應該是說動作要嚴肅、嘴巴可以開玩笑。」

理事長Tafong表示,部落目前也高度期待重建計劃的進行,壓力不言而喻。為了精確傳承建造工法,除了規劃詳細的耆老訪談之外,未來將會製作模型版Soraratan(青年聚會所),傳承寶貴知識。

太巴塱年齡階層文化發展協會理事長Tafong Komod (杜仁義)指出,「如果看到小的模型就可以教導我們的青年怎麼建造,這也是為什麼我們要進行準備作業、順便到山上教導我們部落的青年們怎麼削藤,此外、採藤要在山上步驟很繁瑣,我們想教給青年及他們的前輩們,這個技藝傳承給部落的青年。」

此外,在青年採集後,耆老們也開始在祭祀廣場教導老藤加工的各項技藝及刀法。現階段Soraratan(青年聚會所)前製作業正如火如荼進行中,逐步重建過去的部落樣貌。

責任編輯:嘎兆

相關文章

阿美族

【阿美族語】O pacedi to faloco' no mato'asay tadakalimelaan kamo|「家有老如有寶」 部落耆老即生活文化導師

文化介紹
小辭典
  1. Ira ko mato'asay i loma' i ta:dakalimelaan
    家有一老 如有一寶
  2. Ta:dakalimelaan ira ko mato'asay i loma'
    家裡有長輩 值得珍惜的

歷史上的今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