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政院長 卓榮泰 VS. 國民黨立法委員 傅崐萁:「會不會有第三次?會不會有第三次?已經兩次了!我們已經加強光復馬太鞍溪的南岸、我們加強光復鄉的堤岸,你不敢回答本席的問題,大自然的力量你敢說還有會地震嗎?誰都不敢講!」
馬太鞍溪堰塞湖兩次溢流接連致災,在堰塞湖還沒解決之前,下游居民都提心吊膽;立委追溯源頭,堰塞湖到底怎麼處理?
農業部次長 胡忠一 VS. 國民黨立法委員 傅崐萁:「(堰塞湖)它的溢流都是很正常,它目前是(蓄水)五萬立方,所以對於下游沒有造成立即危險,所以我們行政院內閣都是用這樣子的腦袋在做事,這個是科學。」
農業部指出堰塞湖目前穩定,也在堰塞湖災後特別預算編列堰塞湖整治14億;未來會整理光復林道,使機械人員可以抵達堰塞湖進行監測作業。
國民黨立法委員 Sra Kacaw(鄭天財):「請專家去看是不是更適合,更適合去透過直升機把這些挖土機先解體然後再組裝上去、之後再組裝,然後當然上面要做一些工寮。」
不過立委鄭天財仍強烈建議研議開挖壩體。
工程會主委 陳金德:「堰塞湖的水量很大、量就是壓力,所以你任何有一個小孔或是疏洪,它可能導致整個潰掉下來;問題是現在馬太鞍溪就是堤防高、比住的地方都還高,任何一點點水量它都可以溢流過去、也導致災害。」
工程會主委陳金德強調,目前施作工程應由下而上,從整治馬太鞍溪河道疏濬;行政院長卓榮泰則是會再請農業部觀測堰塞湖即時狀況。
責任編輯:林懷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