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怎麼針對百姓村民?(那是議長,那個是議會的事。)不是議會,你要爭取啊!(我怎麼爭取?你問他,那個是有真正實際有受災的戶籍才有可以領。)不是,代表我跟你講啦,我們也沒有在賺錢、我們也是受災戶,一定要死人要淹水嗎?一定要這樣嗎?」
一位民眾跟村長還有鄉民代表爭執花蓮縣議會的善款發放資格,大家在現場爭論不休,由於沒有共視不歡而散,但是沒有想到鍾姓代表離開前卻說出「番仔」的歧視性字眼,讓大家非常錯愕。
Fata’an部落居民 Mayaw Afok(詹明忠):「他就是來就是沒有來安慰就算了,又跟我們講那些不該講的,我們村長又在那邊講說我們不是受災戶,啊他們的門檻在哪裡?像我們住香草場,第一警戒先被撤離也是我們香草場,結果撤到下游,我們的車輛全部都被流走,啊我們不是受災嗎?」
目前記者無法聯繫到該名鍾姓代表;針對這樣的言論族人痛批非常不洽當,現在應該是一視同仁、放下成見來重建家園的時候,希望地方民代能夠多用點心,協助大家引入資源重建家園。
Fata’an部落居民 Papay Mayaw(李金土):「既然中央畫這個(警戒)線,我們就是受災戶,你不能說水沒有淹進來、你們不是受災戶,這樣不對!好像你不太重視我們;這個時候就是團結一心、要凝聚在一起,才會讓Fata’an更好,這是我的想法。」
對此,議長日前也特別出面說明只發給有受災的住戶,而非所有保全戶,災區資訊落差導致民眾誤解,向大家道歉。
花蓮縣議會議長 張峻:「這個愛心的善款是針對受災戶、一戶6千元,罹難者的家庭、每戶是5萬元的慰問金;(針對)沒有受到災情的保全戶各位可能有所誤會,那跟大家道歉。」
此外,林保署21日發現原有堰塞湖下方8百多公尺處出現一座小型堰塞湖、滿水位來到60萬噸;林保署21日中午預估在24小時之內會溢流,也讓光復的重建之路增加更多不確定性。
責任編輯:林懷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