使用電鋸將倒在路上並壓到人的樹木鋸開,不過還好壓到的只是假人,這是大武鄉南興村和台東大學合作,辦理的「韌性社區自主防災演練」,模擬天然災害像是風災、土石流、地震等狀況,南興社區災害應變小組將如何因應處理。
南興災害應變小組觀測組長 何自凱:「研判可能未來的降雨量,或者是研判可能哪一些會有致災的區域,可能會有發生致災的情形,就先做分析預判,供給指揮官來去做一些決策的參考。」
南興災害應變小組收容組長 朱司棋:「收容中心就在我們的活動中心,還有中央廚房、心靈輔導、
心靈撫慰這個區塊,還有一些物資資源收集的地方。」
這場演練不同於以往的制式流程,而是採用「無腳本」形式進行,考驗災害小組的隨機應變能力,現場人員必須依照狀況即時判斷、協調、通報與應變。過程中,防災志工們展現高度默契與臨場反應,從撤離路線引導、災情通報到物資調度,皆流暢而有效率,展現社區平時訓練的成果與團隊精神。
南興災害應變小組副指揮官 羅貴騰:「因為有一個狀況是,指揮官出去探勘災況,結果他就突然失蹤,防災不能中斷,所以就要有指揮官的指揮權轉移,所以那時候就是由我繼續擔任指揮官的腳色。」
南興災害應變小組指揮官 王璽盛:「未來的課程以及訓練上是很重要的課題,我們還有浪襲的部分,也有海嘯、土石流的部分,這個未來都是我們會來再強化自己,跟一些訓練演習上所要加強的地方。」
透過實境演練,檢視防災計畫的可行性,更能強化民眾的危機意識與實際操作能力,讓社區在災害發生時能迅速啟動自救與互助機制,打造更具韌性的社區環境,確保村民的生命與財產安全。
責任編輯:王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