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夜裡,燈火明亮的聚會所響起悠揚宏亮的歌聲,族人們牽著手吟唱年祭歌謠;這裡是’Okakay(大興部落)一年一度Ilisin(年祭)當中的Malikoda儀式環節。
耆老回憶,過去部落原本是在山區生活,後來遷徙到現在的位置,無奈人口增加之後原有的聚會所不敷使用;所幸在各界的協助之下,聚會所終於在今年翻修完成。
‘Okakay(大興部落)傳統領袖 Lawas Payo(張新亞):「過去部落還在山上的時候我還很小,仍有舉行阿美族的年祭,直到53年開始遷下山到現在這邊部落逐漸興旺、人丁增加、跳舞更有精神;現在新的舞祭場地完成了,部落非常的高興!真的要感謝(各界單位)的協助幫忙。」
Oneng會長說從小的記憶中部落聚會所是以茅草搭建、使用30多年的時間,有時候在進行Malikoda儀式過程中,舞圈的人還會超出屋頂的範圍;翻修後的場域讓大家在年祭過程有更好的體感經驗,而祖靈信仰更是族人持續堅守的傳統文化。
‘Okakay(大興部落)豐年祭大會會長 Oneng Falahan(陳真華):「演變成這麼大的、這麼新的建設以後,部落的所有族人開始越來越認同(文化傳承)這個部分,我們不會忘本,更希望祖靈能夠保佑我們每一個族人都平安、工作都順利。」
Laonoc階層青年 Lo’oh Mayaw(陳榮光):「聚會所現在變高變大、也變得更明亮,當我們在吟唱的時候、所有人在運用他的喉嚨的時候,可以唱出一個非常宏亮的聲音。」
曾獲得亞洲柔道公開賽70公斤級金牌的Panay廖宇蓉提到,返鄉參加祭典不只是內心充電而且非常自在,最重要的是把自己回歸部落。
‘Alament階層青年 Panay Calaw(廖宇蓉):「從小到大阿嬤阿公他們教我們就是你不管成就有多高,就是要回來服務部落,因為你所有的成都是因為有這些人的幫助,所以你才可以有這樣的成就,要有一種回饋跟服務的心情。」
旅外青年也說,今年的原民3天歲時祭儀假雖然對工作上的排假有幫助,增加返鄉學習傳承文化的時間,但是年祭畢竟是阿美族的重大節日,建議增加到5天假,如同春節連假。
責任編輯:林懷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