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et-weather-slider]

原民生休退學原因多元 輔導機制成效引討論

大綱

原住民族學生在校學習過程中,因文化適應、經濟壓力或學業表現等因素,有時候會面臨休學與退學的挑戰;雖然學校設有相關輔導機制,但實際運作成效如何?仍有不同聲音。

原住民族學生在大學求學過程中,常有面臨文化適應、經濟壓力與學業表現等多重挑戰,在這樣的情況下,就容易成為休學與退學的高風險族群;雖然學校設有各項輔導機制,但制度在實際運作中,是否真正發揮效果?有不同聲音。

文化大學學務長 李亦君:「我們會從深度的訪談,基本上在休退學之前,我們就會先做一個預警,然後在這個預警中間,我們就會請原資中心的老師們,去跟學生們做一個聯繫,不光光是依靠系所的學術導師,而是原資也要擔負這個任務,因為我們希望學生們能夠跟原資中心能緊緊的黏在一起。」

輔大原資中心社工師 Iciyang(黃品優):「因為其實我們很常碰到的學生是,他們已經決定好這件事情了,所以很多時候身為原資的助理,我們沒有辦法去提早為他去介入,為什麼他會想要去休退學,然後我們可以怎麼幫助你。」

輔大原資中心專任助理 Puni(邱薇亦):「雖然我們是有院輔制度,但是我們可能還是會沒有辦法去撈到,那些他們可能不曾露面的學生,就算是有群組或是我們會打電話跟他們聯繫,但是他們如果沒有想要來中心的話,其實我們也很難抓得到他們。」

目前雖設有預警與聯繫機制,但許多學生在決定休退學時,已難以挽回;不過有同學表示在感到迷惘時,透過原資中心助理的陪伴,以及提供的活動曾幫助他們重新找回方向。

台北市立大學球類系學生 潘宇翔:「沒有目標的時候就是會覺得很空虛,就覺得我現在為什麼要練球,我到底在練什麼,所以那一段很空白,然後那段時間我就是跟著一些(助理)姊,的其他單位或是什麼活動,先去了解其他東西,有一些傳統的手工課程然後一些族語練習這樣。」

學生做出休退學決定的原因很多,但是如何在現行學校制度及原資中心建立的關係網絡下,支持學生不只是解決課業問題,也照顧心理與文化認同,需要校方更多的思考與配套。

責任編輯:黃金倪

相關文章

魯凱族

【魯凱族語】ta‘avalra ‘i tatolohae ni|萬山部落勇士祭的由來

文化介紹
傳統祖靈祭是一系列為期四個月的祭典,現今配合族人工作求學濃縮為一天,並特別將「勇士祭(Ta‘avala)」凸顯辦理。
小辭典
  1. ta‘avalra
    勇士成年禮
  2. molapangolai
    祖靈祭
  3. asavasavahe
    男性青年
  4. atamatama
    父字輩的稱呼

歷史上的今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