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了在那瑪夏地區找回消失已久的傳統作物-小米,瑪星哈蘭社區發展協會從去年開始,連結地方社區,種植小米;而經過一年時間,種植的4種小米也進入採收期,因此協會結合瑪星哈蘭青壯年盃球賽舉辦收穫祭活動,邀請族人透過市集、手做體驗以及成果發表,共同見證布農族小米文化的復振情形。
高雄市那瑪夏區瑪星哈蘭社區發展協會總幹事 savi:「我們發現說,我們祭典好像需要很多的靈魂,我們的靈魂就是小米,那我們發現很多的時候是找不到小米,甚至是要去買、去借,那我們就說我們要自己去種,小米是在我們祭典當中,你看射耳祭然後小米收穫祭、開墾祭跟進倉祭我們都沒有,所以我們就是從去年開始種,祭典已經找回來了,但是我們東西是沒有、就是小米。」
因為過去部落已無種植小米習慣,不少族人也是跟著協會腳步,慢慢熟悉小米和族群之間關係。
參與民眾 ibu(周雪君):「帶小朋友認識小米,因為他們之前也沒看過,甚至連我們也沒有看過,所以可以從我們這一代,帶著小朋友一起看小米長什麼樣子。」
參與民眾 valis(周雪婷):「像小米這個部分,我覺得可以是在部落越來越興起這樣子,大家也會對文化的部分,會對自己族裡的認可,這樣很重要。」
由青壯年族人組成的協會,期望能用各樣活動、串連部落各年齡層,與長輩學習文化知識同時,也能扮演傳承者,將布農文化落實在每個角落。
責任編輯:黃金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