苗栗獅潭鄉百壽部落耆老,手上拿著祭祀用的供品,一起來到百壽公園下方野溪,祭祀河神也祭祀山神,賽夏族淨溪祭起源於古老的神話故事與傳說,但最終目的就是要讓族人懂得敬畏大地,保護滋養生命的山川河流。
百壽部落長老 豆鼎發:「有河流大家要好好地維護它,不要流到海洋的那個,不好的那個不衛生的東西,好好去保護那個河流,然後不要去汙染,也不要去小便它、也不要亂丟東西到河流,每年所有的祭典結束,就要去祭拜河流祭拜河神。」
淨溪祭在傳統上,其實是接著paSta’ay矮靈祭,以及祈天祭後的一項重要祭祀文化,但隨著部落的遷徙與時代的動盪,目前僅有苗栗獅潭鄉百壽部落賽夏族豆家,在109年起復振這項傳統文化,直到現在也喚起賽夏族人對淨溪祭的重視;今年苗栗五峰賽夏族北群族人,還有東河國小師生也特地前來見習。
新竹五峰鄉北群賽夏族頭目 趙克堅:「那從過去不知道在民國幾年的時候,分兩邊輪流舉辦,但是我們負責的家族的姓氏可能有斷掉,那今天我們大概有一個共識就是說,未來可能要按照過去老人家,所遵循的方式,就是說兩邊輪流舉辦,我們再研究看看要怎麼復振我們那個,淨溪祭的一個傳統文化。」
東河國小學生 朱律衡:「校長帶我們過來學習淨溪祭,因為這是我們賽夏族的文化。」
東河國小校長 高清菊:「其實聽說只要有水的地方,原則上都會做這個儀式,只是獅潭這邊保留得比較完整,那其實以前在山上會一直遷移,通常都是沒有水,所以這個水源這件事情是很重要。」
獅潭鄉百壽部落長老,從109年開始復振淨溪祭文化,至今每年都會持續辦理,除了希望喚起賽夏族人對這項文化的重視外,也希望大家能夠延續祖先的傳統美德,共同維護自己的土地與自然環境。
責任編輯:黃金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