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et-weather-slider]

高師大藝產班畢業展 凱達格蘭文化館登場

大綱

第五屆高師大藝術產業原住民專班畢業展以「流」為主題,2日在凱達格蘭文化館登場,27位學生以繪畫、工藝與香氛設計,展現原住民族文化的當代表述;從十六族動物神話到族群香氣記憶,創作不僅可看、可聞,也串連了傳統與未來的想像。

第五屆高師大藝術產業學士原住民專班畢業展,2日在凱達格蘭文化館熱鬧登場,這次以「流」為主題,帶來一場結合視覺、設計與生活感的原民青年創作展;展覽集結了27位學生,從平面繪畫、工藝作品到融合族群香氣記憶的精油設計,每一件作品都在說著屬於這一代年輕創作者的文化故事;策展主題「流」,不只是水的意象,也象徵著文化在傳統與當代之間的流動與延續。

高雄師範大學藝產班主任 蔡文汀:「藝產班、高師大藝產班它這裡面事實上如果要從課程或是說發展方向來講的話,它應該是分為三塊,一個是藝術、、一個是設計、一個是產業這三個部分,所以它跟一般的美術系還有設計系會不太一樣,因為我們多了「產業」這個部分。」

高雄師範大學藝產班助教 周美花:「就是希望他們的傳統介於現在、未來他們的對自己的未來跟社會跟一些自己未來走向的期許能夠川流不息,帶著他們的傳統、帶著他們的文化、帶著他們這樣的一個底蘊,希望能夠走過,這個階段只是(個)開始,然後希望帶著他們這樣的期許能夠進入到社會裡面。」

本次展覽是學生們四年學習成果的大集合,不只「看」得見、也「聞」得見,從視覺藝術一路延伸到嗅覺設計,作品既有文化故事,也融入當代生活的創意巧思;像來自魯凱族的杜依璇,就以「台灣」為名,創作了一幅超吸睛的版畫作品,她用動物來代表台灣十六族,從北邊的希立克鳥、到南端的百步蛇,再一路延伸到蘭嶼的飛魚,透過一張畫,把整座島的文化記憶串連起來。

高雄師範大學藝產班畢業生 Balenge(杜依璇):「因為我本身是都市原住民、我不是在部落長大的小朋友,然後我想要了解我的部落的神話故事或是傳說故事,所以就可以看到雲豹就是我們的魯凱族的傳說故事,我從我的部落開始出發,然後去探討16族的所有動物。」

另一組作品,則是由兩位來自布農族的學生謝艾倫與史凱欣共同創作,她們把族群文化轉化成香氛精油商品,讓文化不只是「看得到」、也能「聞得到」;從植物的選材開始,她們就特別挑選具有族群意涵的香草與香料,像是馬告、野薑花這些平常可能只出現在料理或民俗療法中的植物,在她們的手裡搖身一變,成了帶有文化故事的香氣配方。

高雄師範大學藝產班畢業生 Niun(史凱欣):「我們是藝術產業的(班級)嘛,然後因為班上就是現在看到的就是做繪畫類或美彩類的東西,所以我們想說要跟班上的人可能有點不一樣的感覺,所以又想說剛好又想到香氛味道這個東西,剛好我們女生、現在的人也很喜歡走一個精緻路線,就覺得好像可以試試看從這個方向去發展。」

高雄師範大學藝產班畢業生 Savi(謝艾倫):「我們主要有分山跟海的部分,那我們山的部分是有結合我們自己部落的東西、跟原住民相關的東西,所以我們在山的部分有用因為我們主要是精油嘛,精油起頭的話我們有兩個精油,一個是馬告跟野薑花,這樣子去做結合的。」

高師大藝產班畢業展「流」不僅是一場創作成果的發表,更是學生走入社會前的分水嶺,策展過程中,學生從選題到製作、從對接場地到實際佈展,全面參與其中,展現高度自主性;「流」展自即日起在凱達格蘭文化館展出,展期至5月31日為止,歡迎民眾前往欣賞原住民族青年,如何以創意回應文化,看見藝術的流動,也聽見新世代的聲音與傳承。

責任編輯:林懷恩

相關文章

魯凱族

【魯凱族語】ta‘avalra ‘i tatolohae ni|萬山部落勇士祭的由來

文化介紹
傳統祖靈祭是一系列為期四個月的祭典,現今配合族人工作求學濃縮為一天,並特別將「勇士祭(Ta‘avala)」凸顯辦理。
小辭典
  1. ta‘avalra
    勇士成年禮
  2. molapangolai
    祖靈祭
  3. asavasavahe
    男性青年
  4. atamatama
    父字輩的稱呼

歷史上的今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