蘭嶼長期面臨醫療資源不足的困境,僅有蘭嶼衛生所提供基本醫療服務,醫師人力明顯短缺,也由於專科診療與住院設施缺乏,導致蘭嶼居民需頻繁前往台灣本島就醫,增加了就醫負擔與風險;而為了改善當地醫療資源,民進黨立法委員陳瑩1日質詢衛福部長邱泰源,要儘速提出蘭嶼醫院興建計畫。
民進黨立法委員 Asenay Daliyalrep(陳瑩) VS 衛生福利部長 邱泰源:「我們趕快去了解整個醫療需求,然後那個土地的狀況,我們給你們一個目標好不好,十月好不好。(好!我們抓十月分。)」
邱泰源也進一步表示,將在10月提報醫院興建計畫,並會報行政院核定,若計畫順通過再興建醫院需要3年的時間,而蘭嶼作為核廢料貯存地,核廢料是持續對居民造成危害,提升蘭嶼醫療資源,是有其必要性與急迫性;對此蘭嶼居民也樂觀其成,但也指出在興建醫院的前提下,必須考量醫療量能否充足,避免興建醫院後卻缺乏配套措施,居民還是仰賴本島的醫院。
蘭嶼居民 Syaman liktasen(楊馬倫):「醫師的建置、人才的培育,包括這個我們醫療器材的維修跟維護,這三個方面可能我們必須,可能就是說要去考量進去。」
蘭嶼設籍人口約有五千兩百人,而且每年當地就醫次數超過6萬次,顯示出醫療服務的高度需求。若醫院興建計畫順利推進,不僅能提升醫療可近性,也有助於建立在地永續照護體系,實現居民長年以來追求的健康平權與在地就醫。
責任編輯:黃金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