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年Metoo運動發生,各界爆發性平事件,立委范雲就指出,有超過五分之一來自藝文界,因此要求文化部訂定「藝文界性平失格條款」,沒想到去年,就發生戲曲學院前李姓教師遭爆長年性侵學生,2024年3月遭終身解聘,然而該名教師仍參與客家電視臺節目編排,人本教育基金會執行長表示,在表演藝術學校有一個特性,因為老師通常在業界也有實力或名望,因此性侵學生的行為人,就算沒辦法繼續在學校任職,也有機會透過演出機會掌握學生。
人本教育基金會執行長 馮喬蘭:「而且學生一直不太敢講,因為一旦講了,萬一它的酬勞被拿回去了怎麼辦,所以學生是處在這樣的一個狀態,即使他們是成年,但是大家不要小看這整個權勢體制、整個包庇體制,所形成的心理壓力跟潛規則的影響。」
立委陳培瑜指出受害者與加害者,存在相當程度的權勢關係,因此受害者擔心職涯發展,因而不願站出來發聲;立委范雲也表示在執行面、在制度面都存在漏洞,希望擴大性平失格條款範圍。
民進黨立法委員 陳培瑜:「他們可能從國中高中的時候,就開始被老師帶著出去參加很多的表演,但是整個過程完全沒有監督機制,因為如果這些學生的表演起點,是從他在就學時代就開始,那請問相關漏洞是不是也沒有補上。」
民進黨立法委員 范雲:「(應)擴大性平失格條款的適用範圍,獲得獎補助團隊的工作與演出團隊成員,如經查有情節重大性平案件屬實,也應該要追回補助款項。」
對此,客家電視臺就表示,並無包庇不法,會依法檢視審案機制,避免造成二度傷害。
客家電視臺節目部戲典戲劇群企劃 饒瑞軍:「客家電視絕對沒有刻意地包庇所謂的不法,或是涉略性平相關的加害者,除了依循我們自己在公共電視裡面會內的法規,還有國家的法律之外,我們也會再檢視所有的徵審案機制。」
然而,文化藝術產業的權力結構,往往掌握在少數人手中,因此立委提出「不適任人才資料庫」,避免性平事件的加害者持續在業界暢行無阻。
客委會藝文傳播處長 廖美玲:「除了客委會自己,也包含偕同文化部能夠有更完善的機制,讓我們的保護網更綿密地把它建構起來。」
國家文化藝術基金會副執行長 李拓梓:「去年開始就已經修改我們的補助申請基準,還有專案辦法,然後把性平三法的規定放進去,如果有任何爭議的話,獲補助者應依法積極處理,並且承擔法律責任。」
對此,文化部也表示若合作對象涉入性平事件,會針對補助款項進行追討,包含評審及整個機制都包含在內,避免台灣的藝文產業,成為性平事件的不法角落。
責任編輯:Pawan